■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62歲老人廖玉屏患有宮頸癌,入院治療三個多月后,老人病情好轉準備出院。然而,3月12日,老人被查出血小板數量急劇下降,如再不輸入血小板,老人性命難保。但是廖玉屏的血型為RH陰性O型血,極為罕見。由于找不到相匹配的血小板,老人已在醫院苦苦掙扎了6天。
■癌癥得控時血小板急劇下降老人性命危在旦夕
廖玉屏老人來自黑龍江省大慶市,去年12月,老人被查出患有宮頸癌。老人的女兒陳女士立即和弟弟一道,帶著母親來到北京腫瘤醫院進行治療。經過3個多月的放療和化療,廖玉屏的宮頸癌得到有效控制。
“本來只要再做三次放療,我母親就能出院回家了。可3月12日,醫生突然查出我母親的血小板數量急劇下降。”陳女士哽咽著說,現在母親的化療只能中斷。由于血小板數量極少,現在,陳女士和弟弟每天24小時輪流看護老人,生怕老人磕著碰著后流血不止。
廖玉屏的主治醫師夏玉娟告訴記者,正常人血小板數量在10萬到30萬之間,而現在廖玉屏的血小板數量只有4000多,極易導致體內多處出血不止。一旦顱內出血,老人性命難保。
■RH陰性O型血極其罕見市紅十字血液中心無庫存
“挽救老人的唯一辦法,是給她輸入匹配的血小板,200毫升足夠。可她的血型是RH陰性O型血,極其罕見,存在率為萬分之一,且多是蒙族和維吾爾族的人才會是這種血型。”夏大夫稱,3月12日,醫院便與市紅十字血液中心聯系過,但至今沒有找到匹配血型。而老人的子女、配偶都已查過血型,均不是RH陰性O型血。
“我們醫院以前也有病人血小板低,由于沒有找到匹配的RH陰性血小板,三天后那病人就去世了。”夏大夫說:“不過如果能找到這種血型的人,只要從一人身上抽取200毫升血小板注入老人體內,老人就有救了。”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血庫了解到,該血庫目前沒有RH陰性O型血小板。血庫工作人員解釋說,RH陰性血型的人特別少,如果有人獻血后被查出血型是RH陰性的話,中心都會有登記。“可很多人半年內獻過血,近期不能獻血。”
■石油會戰轉至大慶老人曾任大夫
“我母親以前當過醫生,知道她的這種血型不好找,現在她都不愿意接受治療,只想著放棄了。”陳女士說到此處哽咽不已。
據陳女士介紹,她母親是陜西人,1961年,為支援大慶油田大會戰,陳女士父親來到大慶工作。1967年,陳女士的母親也來到大慶,先是做醫生,后成了畜牧師,1995年退休。
“我沒敢把母親現在的病情告訴我父親,怕他承受不了。”陳女士告訴記者,她父親得過腦血栓,腿腳很不靈便。父親現在一心盼著她母親能出院回家,還不知道她母親現在的危險狀況。
“求求好心人,如果您是RH陰性O型血,求求您給我母親獻上200毫升血小板,我們全家感激您一輩子!”陳女士說到此處眼圈泛紅。
如有人愿意給廖玉屏老人捐贈血小板,請與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聯系
電話:8202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