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對于我來說我的母親就是我的一切......
我的母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齡人,在考上中學而沒錢交學費的情況下,媽媽成了高小畢業生(很奇怪的是,幾乎沒有人相信這一點,每個見過她的人都說她是老師),過了不久,她成了江西省龍南縣安基山林場的一名小小的職工.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因為家庭出身好,她得到了大家一致的推薦當紅衛兵司令,可當她跟大家出去過一次之后,她再也不肯當那個所謂的司令了.多年以后她跟我描述了那一次的情景:\"那天說去挖資本主義的尾巴,我跟大家去了,原來他(她)們是去一個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挖人家種的菜,那個種菜的人這么老,地方又這么偏僻-要走幾個鐘頭的路才能出去買一點東西,他(她)們怎么忍心.\"由于她的堅持,林場的領導找到了我的舅舅,說我母親革命立場不堅定,讓我舅舅好好勸勸她.可無論如何,母親最終還是沒有再當那個司令.我長大后笑母親,司令這么大的官,叫我我就去當.\"你不會去的,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母親笑笑.
二十歲的時候,在外婆以不嫁給他永遠別回家的威逼之下,母親嫁給了一個大她九歲的男人----我的父親,并從此開始了她惡夢般的生活.
二十一歲的時候,母親懷上了她第一個孩子----我的大哥。在將近臨盆時,因沖涼間滑母親在沖涼間摔了一跤。當父親得知這個消息后,表情非常的著急,可是他著急的竟然是:"桶摔壞沒有!"。母親生下大哥時,因為奶奶沒來而外婆也把腳摔壞了,生產一天后只能自己洗衣服,洗尿布。繼而兩年后二哥出世了,再過了七年因為奶奶的堅持,我也在我的老家----江西贛縣出世了,因為是女孩,媽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對待,當時不是光洗自己的衣服,連爺爺、奶奶、大伯、大伯母及三個姐姐的衣服都要一起洗,而襁褓中的我在母親離開去洗衣服的時候,哭的聲音嘶啞奶奶都不會抱一下。(不過即便奶奶如此待她,母親依然孝順,以致在多年以后,父母離異時七十多歲的奶奶還嘟嘟囔囔地連聲說:我要跟你喲,跟你我就吃不了虧)
由于有三個小孩,而父親那時因為停職查看只能領自己的生活費,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了母親的肩上。每天天還不亮,母親就得起床,給我們穿好衣服,種一點自己的地,然后做好飯然后去上班。再后來母親停薪留職了,那段時間她做過煙絲生意、甘蔗生意,為的是有個安身之所,終于在幾年后有了一定的積蓄買下了一幢房子,然后母親又回了林場上班。可是即使這樣父親還是不體諒。由于母親的性格開朗、愛唱愛笑,她們林場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和她說話。于是那時的父母經常吵架,原因是:母親和男的講話了、母親在一大幫人面前笑了。在母親四十歲的時候,因為實在忍受不了,我的父母離異了。
趁母親不在的時候,父親把書柜、碗柜、電視甚至飯桌、菜板一起拉到了他們離異后第三天他和另外一個女人建立起來的家,連有線電視,他也轉讓給了鄰居,而我們三兄妹,他一個也沒帶走,連小年夜,他都沒有回來看我們一眼。母親在小年夜那天晚上回來了,當時我們三兄妹正圍著用幾張凳子拼成的臨時桌子上,吃著幾盤鄰居們送過來的菜,那一夜的飯啊,我是和著淚水吞下去的。
母親取出了積蓄,買了一臺黑白的金星電視,又給在針織廠上班的二哥買了一輛單車,在三天后(母親一個月四天假),母親回去了上班的地方,第二年,媽媽種了很多很多的芋仔和麗薯,除了自已吃的也賣了一筆錢,再加上工資就成了我們的生活費。
慢慢地長大了,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工作,我們就很少有跟媽媽在一起的時間了,作為女兒,我深知她的寂寞。慶幸地是,在五年前我又擁有了父親,嘗到了久違的父愛,我的繼父對我的母親非常非常地好,母親的臉上又重新露出了笑臉......
我們龍南有句老話說"死了當官爺,留下討飯娘"經過短短的二十五年的人生,我深深地體會著這句話。
母親,我愿你永遠健康、快樂,我會盡我的一切力量讓你的晚年過得舒適,我是你永遠的云兒。可是,不管我如何的報答你,"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