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善,是一種循環
2006-03-23
“善,是一種循環”(Nice is a circle),這是一句古老的英國格言。

  選擇

  北京夏日的陽光中,我手持著申請表走在燕園靜謐的小路上。這是我摯愛的校園。四年的大學生活給了我很多次選擇的機會,因為這里的空氣中充溢著積淀百年的對于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追尋與肯定。大四了,我選擇離開這里,帶著夢想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翱翔。離開校園的第一步,將行走在擁有怎樣風景的路上?

  我手中的表格,指向一條不太尋常的道路——首都大學畢業生基層志愿服務團。它的招募通知感召了我心底存在已久的心愿。我征求家人、老師、朋友們的意見,我得到的回答出乎意料地一致:清華,其實這是你一直想要的,不是么?是啊,進入大學之后,我參加了北大愛心社,先后在護老組和兒童組志愿服務,大一暑期去湖北通山的萬里行更是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在找工作時,我一直傾向于NGO……我沒有想到,找工作過程中的忙碌,竟讓我忽視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我明白自己力量的單薄,但卻總也放不下那份牽掛。Nice is a circle,我想用一年的時間去思量心中的那份牽掛,尋找打開困惑之門的鑰匙。

  我做出了整個選擇,是不悔的選擇。

  房山,我們來了

  我用微笑回應了某些不解的詢問:為何參加志愿服務團?我的微笑回應不是因為我對于選擇底氣不足,而是因為這個選擇意義的展開是需要我去創造和追尋的;我想知道,Nice is a circle是否可以和怎樣通過志愿服務去實現,我也想知道,我做出這個果斷選擇的驅動力究竟是什么。我堅信答案的結果,是會對我的人生產生深遠意義的。

  作為第三屆首都大學畢業生志愿服務團房山分團的一員,我被分在燕山團工委工作。從接聽電話、撰寫信息到協助書記組織活動,我看得到自己的成長;從領導和同事對我出現的錯誤的指正和幫助中,我獲得了一次又一次學習的機會。當我們燕山小組在志愿服務近三個月后開會時,我和大家都高興的發現,我們已經從一個稚嫩的畢業生成長為信心滿滿、干勁十足的合格志愿者了。

  伴隨著我們在志愿工作中的成長,周圍人最初對我們的懷疑和不解已經越來越少了,這是善之循環在起作用么?

  我想要的答案,你在哪兒?

  燕山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可愛的小城。每天上下班路上,經常會遇見同樣來自異地的陌生人,慢慢的,見得次數多了,我們開始彼此微笑致意,每當這時,總會有種讓人溫暖的家的感覺。我的思緒常常在這個時候瘋長。我開始回憶自己的歷程:生長在貧窮落后的村莊,時有善心人的幫助,大學里從事過的志愿服務,有幸獲得的獎助學金和助學貸款……我慢慢開始明白,我行走過的土地上有太多讓我牽掛的東西,這所有的一切,就形成了一個善的循環,而我,也是其中一個節點,所以,我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延續它。

  這個社會給予我的太多,為了回報社會,我選擇了全職志愿服務,我同時也希望能用這一年的經歷讓自己一生銘記——志愿服務是要一輩子踐行的,今天的全職是為了今后能更好的不間斷的志愿服務于社會,回報社會。我堅信,一年的時間足以銘刻一生。但是,為何我選擇加入志愿服務團而不是只身實踐呢?似乎可以用“個人力量太單薄”去解釋,除此以外呢?

  志愿服務與我們的生活環境

  曾經和愛心社的同學們一起討論:志愿服務如何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怎樣才能引起社會對于弱勢群體、對于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關注?因為當時我們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現在想來,那時希冀一個社團產生這樣的力量有些不太現實,但如果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這個力量其實可以超乎希冀、超乎想象的大。因為,善是一種循環。

  要開始這個循環并不難,因為總有這樣一群有著責任心使命感的中國人在;要使整個循環進行下去并且愈來愈強,卻并非易事——這需要全社會的認同,這種觀念的引導則呼喚政府發揮巨大的作用。社會風尚的塑造與引導,憑幾人之力難于達到,需要政府根據社會文化環境和自然生存環境的需要去發展并推動各種志愿項目;而近年來在中國也慢慢成長起來的NPO和NGO等組織也應與政府之間形成和諧關系并進行有益的互補合作。作為善的一種載體,志愿服務如果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為人們廣泛接受的觀念,那么這種善的循環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文化推動力與經濟效益。

  現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學生志愿者服務西部、服務基層的報道,社區義工在北京也漸成規模;在離校前,我羨慕地看到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們興高采烈地參加志愿奧運服務的培訓。北京有奧運會這樣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推動志愿服務在社會上形成一個風潮,奧運志愿者的隊伍組成,也可以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不囿于青年人。如果說最初的志愿者以青年人為主,以青年的熱情為一個表征,那么以后加入的每一個人都會為成為一個志愿者而心中充滿青春激情。真希望2008年奧運會的志愿隊伍中看到不同年齡的志愿者臉上洋溢著同樣的青春熱情!

  (第三屆房山分團 王清華)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