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啟偉,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醫院原外科醫生,2004年底以實名舉報揭開了當地醫藥機構部分領導和醫務人員收受商業賄賂的蓋子。然而,57歲的他卻不得不提前辦了退休手續,獨自到北方一家民營醫院打工。
肖啟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談起他的遭遇時語出驚人:我這個“舉報分子”離開醫院后,大家可以更放心地搞回扣了。
下面是肖啟偉的自述。
醫生家屬生病都不在縣醫院開藥,因為“回扣藥太貴了”
我在醫院當了35年醫生。就我所知,目前在公立醫院十分普遍的分配規則是,醫院內部根據科室的藥品收入、輔助檢查等收入提成。每年醫院都給各科室下達經濟指標,與職工的收入掛鉤。
在開江縣醫院,有一種門診用量很大的抗菌素針劑,在外面只賣10元一瓶,但在縣醫院里竟然賣到72元錢一瓶,醫藥公司給醫生的回扣多達20元錢,是我們醫院藥品回扣最高的一種藥。有的醫生1天就可以開出6瓶到10瓶,輕輕松松就能拿到一兩百元的回扣。
近幾年來,醫藥費迅速暴漲,漲到老百姓難以承受的地步。作為縣醫院的醫生,8年來,我家里人生病都不在縣醫院開藥,因為這里的回扣藥太貴了。
孤軍奮戰堅持舉報,成為醫院的“異類”
2001年1月,我匿名舉報了開江醫療界的回扣問題。衛生廳一名紀檢書記來開江調查,把院領導們著實嚇了一跳。可這事最后卻不了了之。
2002年底,在醫院外一科春節聚餐時,我當著院領導和全科職工的面,宣布將帶領外一科成為無藥品回扣科室,并制定了嚴厲而具體的處罰措施。但是,這件事沒有得到他們的支持,當場還有職工喊出要把我這個科主任“拉下馬”。
2003年8月,我以詳實的資料舉報縣醫院泛濫成災的藥品回扣。和過去一樣,舉報不但沒有結果,材料反而被轉到院方手中。我的處境越來越孤立。
2004年11月,我以實名舉報了縣醫院藥品回扣的情況。四川省紀委、省衛生廳等部門組成的省市聯合調查組終于著手調查此案。2005年3月,達州市檢察院和市紀委對縣衛生局局長、縣醫院院長等人立案審查。調查組要求全院醫務人員主動上交回扣、紅包。
截至2005年5月,除我一人上交回扣4萬元、紅包1000元以外,全院另有近20名醫生和藥劑人員每人上交回扣幾百元不等。我作為舉報人“榮幸”地占了上交總額的80%。
2005年7月至8月,達州市有關部門在全市開展了“退紅包、清回扣、正風氣”的專項治理行動。11月,市有關部門的領導找我談話,雖然肯定和贊揚了我的舉報行為,但也婉轉地希望我不要越級反映或與新聞媒體接觸,辦內退遠離為好。
而在同事們眼中,我成了一個擋大家財路的“異類”。院里唯一支持我舉報行為的一名科室主任,被無緣由地免掉職務。更滑稽的是,在醫院里凡是姓肖的職工,都受到了牽連。
就這樣,我無奈地辦了提前退休手續,遠離家鄉到外地打工。
2005年,四川省有關部門聯合展開醫療衛生系統專項整治行動,共查辦128人,涉案金額近千萬元,涉及36名醫院院長、副院長和一批處室領導。這使我感到安慰,感到我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來源:紅網-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