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聯盟路旭日學校小學二年級的胡晶晶是名孤兒,10年前她被人扔在路邊時剛出生,只有1.5市斤,醫生都說她不可能活了,但一位掃地的環衛工人為了救她一命,還是把她抱回了家,現在她已10歲了,她愛他現在的爸爸,但也想她的親生父母,說起這位收養她的爸爸,她就哭著不吃飯了,她割舍不下這份養育的情誼。
收養她的人名叫胡同開,今年50歲,租房住在昆明席子營村45號,胡同開21歲從老家江西來到昆明,這些年當過環衛工、幫人洗過碗……吃盡苦頭,但在昆明30多年沒有一份正式工作,也沒有積蓄,現在仍以拾荒維持生活,但他卻默默做了一件驚人的好事:從1993年至今他已收養了21名棄嬰,而多數棄嬰經他奔走尋找已經回到親人身邊,但胡晶晶卻一直沒有找到親人。胡同開因為不斷撿棄嬰回家收養,他的老婆不理解他的做法,憤然與他離婚走了,盡管他30多年來一直很困難,但胡同開依然樂呵呵地生活著,在他心里,收養一名棄嬰,就是挽救一個生命,他認為值。
一、 “她只有1.5市斤,醫生都說她不可能活了,但我還是堅持要救她。”
紙箱內初生嬰兒在發抖
“誰這么缺德啊!這么冷的天把孩子扔在路邊。”
環衛工脫下外衣,包裹著嬰兒,抱著孩子就朝附近的一家醫院跑,誰知醫生檢查后卻失望地搖搖頭告訴他,這名孩子體重只有1.5市斤,是名早產兒,可能活不成。“醫生!你一定要救救她,她可是一個生命啊!”醫生看了看環衛工可憐的樣子,“你是孩子的父親?”“不是!我剛從路邊撿來的。”醫生深受感動,“我只能盡力搶救她。”醫生立即給孩子輸液,讓這名環衛工高興的是,剛輸完一半瓶,孩子就睜開了眼睛,天真地看人。輸完液,環衛工把這名棄嬰抱回他租住在鳳凰村的一間房,從此養了起來。這名環衛工名叫胡同開,他給孩子取名“胡晶晶”。
二、“收養一名棄嬰就是挽救一個生命,我不會輕易放棄。”
13年一人收養了21名棄嬰
胡同開是江西省永新縣三灣鄉人,30多年前他當兵來到云南,退伍后留在昆明打工,首先在社區值班、接著又幫人種地、洗碗,奔波幾年后于1993年開始在社區當了一名臨時的環衛工,由于他勤勞,為人厚道,在昆明娶了一個媳婦,先后生下兩名男孩。由于環衛工人工作起得早,他在1993年的一個上午,在得勝橋下撿了他今生收養的第一個女棄嬰。到撿到胡晶晶時,他已收養了7名棄嬰,每次撿到孩子,他都是先抱到醫院檢查,發現有病的孩子他就治療,然后抱回家養起來,幸運的是,他撿到的孩子都沒有大病,到目前為止,他13年時間已收養過21名棄嬰了。
胡同開當時工資只有95元,要養活撿來的孩子,還要養老婆和他的兩個兒子,胡同開為了維持基本的生活,只有下班又出去賣苦力掙錢,雖然他很辛苦,但他任勞任怨,最終還是把每一個收養的孩子都養活了。但家里撿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他的家庭條件不允許他把所有孩子都養著,所以胡同開開始走訪尋找孩子們的親人,有人要領養孩子時,他就到別人家中去“考察”,確認領養人家中沒孩子,且家庭條件還行,他就把孩子“分”給別人領養了,但他始終堅持一個原則:“我收養的孩子絕不送給外地人,我不能讓孩子離開我受苦。”
三、“老婆不理解我收養孩子,旁人說我變態,但我依然要堅持。”
收養棄嬰老婆走了拋棄了我
“你再撿孩子回來,我就跟你離婚。”這句話讓胡同開成天感到很壓抑,每次老婆罵自己,他都信誓旦旦地保證:“下次我不撿了。”但當他看到一個個被遺棄的嬰兒在冷風中哭泣時,胡同開的心就發痛,所以他總是看見被遺棄的嬰兒就抱回家中。雖然想起老婆的“警告”他就擔心,但他還是抱著孩子,心情沉重地回了家,抱回家的孩子越來越多,胡同開開始怕回家了,每次回家的腳步他都感到很沉重,因為每次回家他都要挨罵。“我撿來的孩子,我一定養活。”氣憤時他也和老婆爭吵,但他知道,因為家庭的貧困,老婆也很無奈,其實不是老婆壞,老婆干涉撿孩子回家也是很違心的。1997年,老婆“忍無可忍”后,見胡同開“屢教不改”,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后與胡同開離了婚。從此,胡同開既要養兩個自己的兒子,又要養撿來的孩子,好的是,經過他奔跑,隨時都有孩子找到親人,重回到父母的身邊,也有好心人領養,所以他的家里留下的孩子最多時也只有3個。他收養棄嬰的執著勁,不僅家人不理解,連外人都不理解,他每次出門總有人在他身后指指點點,稱他變態了,日子本來就難過,還老往家里收養孩子,但胡同開卻不在乎這些閑言碎語。
四、“干苦力、撿垃圾……我把孩子一個個養活。”
每頓飯先讓孩子吃 吃得不好但我把好的給了孩子
“只要有我吃的,就會有孩子們吃的,而且我總是讓孩子們吃好的。”胡同開在社區做環衛工人到2000年,工資也只有390元,要靠390元養活他這個大家庭是不可能的,于是,胡同開辭去環衛工作,開始了拾荒生涯,他每天都奔波在昆明的大街小巷撿垃圾,為了多賺一點錢,他有時只好避開拾荒者撿垃圾的高峰期,晚上連夜出去。但他門家還是很困難,一家人能勉強吃飽已算不錯了,要吃肉簡直就是夢想,為了不讓孩子們缺營養,附近的居民們偶爾送來的一點食品,胡同開全部分給孩子們,每頓飯他都盡量先讓孩子們吃,然后自己再吃,有時家里實在沒東西了,他就餓著,盡量先滿足孩子,用他的話說,“即使我餓著,也要讓孩子有吃的,有好的我總讓給孩子。孩子病了,無論想什么辦法他都把孩子治療好,但他多年來一直胃痛,因為沒錢,他始終忍著,從沒進醫院檢查過。
五、“幫孩子找親人,我經常挨罵,還被人趕出大門。”
21名棄嬰有20個棄嬰名有了好歸宿
“我撿回家的21名棄嬰,經過多方尋找,已有17名孩子回到自己的親人身邊,有3名孩子被人領養,進了條件很好的家庭。但想起幫孩子們尋家的事我就心痛,我沒要別人一分錢,還多次被孩子的親人趕出家門,我想看看孩子都不行,想起我收養過的這些孩子,我就想哭。”胡同開告訴記者,通過撿棄嬰,他總結出一個規律,一是遺棄者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因為他撿到的21名孩子都是女孩。二是遺棄者多數還是良心未泯,因為他在多數棄嬰的襁褓中都發現了她們的親生父母留下的出生日期,有的還留下了聯系電話。但遺憾的是,當胡同開打電話過去后對方卻都不愿意領回孩子。胡同開經過多次勸說,終于讓17名孩子回到親人身邊,3名無法聯系的孩子則被3位沒有孩子的家庭領養了。他收養時間最長的一名女孩收養了13年,他多次上門去說,家長都不愿意領回孩子,最后終于領回了,他去看孩子還被家長趕出來,也不讓孩子來看他。到現在為止,回到父母身邊的17名孩子和3名被領養的孩子,因為家長搬家或故意躲著他,跟他幾乎失去了聯系。他一個人時,經常默默想這些孩子,每次都想地哭起來。
六、“10平方出租房堆滿垃圾,我們在夾縫中生存。”
“女兒”睡床“爸爸”睡地鋪
一間
七、“我有兩個兒子,在有生之年讓棄嬰都回到親人身邊。”
“女兒”長大急壞“爸爸”
一間
八、“我會選擇回到親人身邊,但我不會忘記養育之恩。”
“女兒”渴望親情難舍養育情
記者昨日到聯盟路上的旭日學校,胡晶晶正和同學們吃飯,看見胡同開,胡晶晶站起來就撲到他懷中,“爸!你怎么來了。”說完胡晶晶的眼淚已滾到腮邊,“寶寶!你先吃飯!我有事跟你說。”聽到這話,胡晶晶干脆不吃飯了,大哭起來,“爸!你是不是又要讓我走?”說得胡同開也掉眼淚,“寶寶!爸不讓你走,快吃飯去吧?”胡晶晶很聽話地回到飯桌邊,用筷子往嘴里扒著飯,眼睛卻眼巴巴地看著胡同開和記者,眼眶里一直溢滿淚水,但胡晶晶很堅強,強裝很開心地把飯吃完。記者看到這情景,真的不忍心提起幫他尋找親生父母這個沉重的話題,但記者還是問了。“我渴望回到親人身邊,但我也舍不得胡爸爸,如果找到我的親生父母,我會選擇離開,但我會記著者胡爸爸的,我會經常回來看他,是他養育了我。”說完胡晶晶又撲到胡同開的懷中,大哭不止。胡晶晶的班主
九、“多數棄嬰都有生日和聯系電話,我記下了親人名字。”
10歲女孩急尋親生父母
“我對收養的孩子們從來都不隱瞞他們的真實身份,只要孩子會說話,我就把身世告訴她。但孩子們并不因為我只是一個養父就對我不好,每次聽到孩子們叫我爸爸,我都感到特別幸福。”胡同開告訴記者,幫胡晶晶尋找到親生父母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撿到胡晶晶時,紙箱內留下了一個紙條,紙條上除了有胡晶晶的出生日期,還有一個電話,他曾打過電話,聯系到她的姑媽,但胡晶晶的姑媽說,胡晶晶是第二胎,因為她的父母已生了一個女兒,所以想再生一個兒子,害怕被有關部門罰款,就忍痛把胡晶晶扔了。據了解,胡晶晶的親生父母是會澤縣人,父親名叫葉長根,母親名叫張風仙。“孩子我已養大,你們把她接回家吧!雖然我需要晶晶,但晶晶更需要你們。”胡同開告訴記者,他撿到胡晶晶時,襁褓中還留下了物件,只要晶晶的父母愿意領回晶晶,他不要任何回報。
來源:生活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