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照顧去世好友全家人20載
2012年11月20日
【閱讀提示】
20年來,她默默替亡友盡著女兒的責任,無微不至地照顧全家老小,用孝行演繹了一場跨越血緣的大愛故事。她叫方亞兒,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高橋鎮高峰村婦女,被人們譽為“最美女兒”。
【鏡頭一】
狹小的屋子里,八仙桌上供著好友董雪云的遺像,失去女兒的章勉芬跪在地上,抱著桌角不肯放手,哭啞的嗓子一聲聲喊著“女兒”。20年前,邁進因罹患白血病去世的好友的家門,方亞兒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她抱著章勉芬哭著說:“媽媽別哭了,雪云走了,以后我就是您的女兒。”
“媽媽當時就像瘋了一樣,我能做的就是安慰她。”當時,年少的方亞兒(見圖。資料照片)唯一的想法就是安慰老人。可讓章勉芬沒想到的是,“她真的會給我當20年女兒!”
方亞兒和董雪云相識在1991年。那時她們同在高橋村一家針織廠打工,一塊吃飯、上下班,情同姐妹。樸素的姐妹情誼,因為董雪云的過世,變成了孝道。善良的方亞兒走進董家,20年來,默默地替亡友盡著作女兒的責任。
這份責任并不輕。董家有一兒一女,兒子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和輕度智障,女兒是全家的希望,卻不幸早逝。雖然兒子娶了媳婦,可兒媳婦右肢殘疾。屋漏偏逢連夜雨,2011年2月,家里的頂梁柱、董雪云的父親董圣華突然中風,左半部身體癱瘓,失去了勞動能力。
方亞兒用自己的愛心和細心,將一大家子照料得妥妥帖帖。章勉芬喜歡吃蛋羹,方亞兒就在自家院子里養了雞、鴨,把最新鮮的蛋送給她吃;看到章勉芬思念女兒,方亞兒就留在董家陪她一起入睡;逢年過節,方亞兒給婆家、娘家人買禮物,也一定不會落下董家;章勉芬的大孫女每周上學放學,方亞兒和丈夫會準時出現在校門口接送,而自己的兒子卻要獨自騎車去上學。
方亞兒的義舉得到了丈夫包成軍的理解和支持:“談戀愛的時候她就告訴我,逢年過節要多備一份禮,因為她還有一個娘家。”
20年來,方亞兒將董雪云的家人當成自己的家人,不計回報地細心照顧一大家子,幫著這個家一次次渡過難關。方亞兒的事跡感動了鄰里,但她卻很淡然:“我是她的女兒,她是我的媽媽,我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鏡頭二】
2011年,這個家再度風雨飄搖章勉芬查出胰腺癌晚期,她和董圣華一個月的醫療費就要四五千元。“醫生說媽媽的病不好治,可能活不到過年,我整個人都懵了。”方亞兒是第一個得知媽媽病情的人。在董家,大事小事章勉芬都喜歡跟女兒商量,身體不舒服,她也第一個告訴女兒。
“方亞兒得知這個消息后,常常一個人坐在房間里對著電話簿發呆。”丈夫包成軍說。那段時間,方亞兒幾乎翻遍了家里的電話簿,聯系親戚朋友,打聽治療胰腺癌的專家和醫院。她和丈夫曾經驅車4個多小時專程赴金華尋找一家腫瘤醫院,只因為“那家醫院開的藥方是中草藥,對身體的刺激小一些,可以讓媽媽舒服一點”。一趟下來,他們就買了近萬元的中草藥。
兩口子有個家庭作坊,從事塑料包裝袋加工。為了照顧章勉芬,方亞兒白天幾乎都待在醫院,晚上等章勉芬入睡了才匆匆趕回家加班加點地工作。有時候為了趕出貨,她和丈夫一直忙到早上四五點,天一亮,她又出現在病房里。
“每次帶飯菜來醫院,連剝螃蟹、挑蟹黃都是她女兒來做,喂飯、洗腳、接屎接尿,她什么都干。”章勉芬的病友陳柏泉甚至不知道這對母女的特殊之處。
在方亞兒夫婦的悉心照料下,章勉芬的病情奇跡般地好轉,癌細胞擴散的跡象消失了!原本消瘦的章勉芬也漸漸胖了起來。“多虧了亞兒,不然這個家,都不知道會怎么樣。”章勉芬說。
董家老人年紀越來越大,照料的難度也越來越高。有熟人替方亞兒擔心她肩上的擔子會越來越重。“雪云走的時候,媽媽需要人陪,我來到了他們的身邊。現在,爸媽都生病了,是最困難的時候,更加離不開我,我永遠不會舍棄他們。”方亞兒平靜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