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珍稀野生動物安然棲息
2011年05月21日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周彰軍
本報5月20日訊(記者 張尚武 通訊員 周彰軍)“白頸長尾雉寶貝降臨了”,“黃腹角雉小寶寶出生了”。近兩天,省野生動物救護繁殖中心接連向省林業廳報喜。
同時,炎陵、慈利兩縣的林業局局長也向省林業廳報告:水鹿在山溪沐浴,獼猴在林中追逐,只是難免要破壞一些莊稼。
青山綠水,樹茂林深,三湘大地成了珍稀野生動物的樂園。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說,我省90%的珍稀動物,安然棲息在140多個自然保護區。
“十一五”期間,我省實施黃腹角雉救護繁育與放養、莽山烙鐵頭野外資源調查與監管等40個野生動物保護項目,爭取國家專項資金648萬元,以及240萬元的監測監管設備,野生動物棲息地質量改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穩中有升。
據省林業廳調查,在宜章莽山,被稱為“蛇中熊貓”的莽山烙鐵頭已有500余條。我省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種群均超過100只,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麋鹿達到50頭左右,云豹也出現在新化大熊山、平江幕阜山等地,洞口縣月溪國有林場發現了林麝。
這些珍稀野生動物,讓綠色湖南大放異彩。“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投入2.77億元,實施一批野生動物保護工程項目,包括華南虎野外放養工程、云豹保護工程、莽山烙鐵頭蛇拯救工程、黃腹角雉拯救及放養工程、林麝保護工程、白頸長尾雉保護工程、水鹿保護工程、獼猴保護工程、野外麋鹿監測管理與保護工程,讓這些珍稀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壯大。
歷經數十億年的進化,這些珍稀野生動物的基因及自然遺跡,攜帶著自然界變化的大量信息,蘊藏著許多自然界的秘密,堪稱無價之寶。鄧三龍說:“保住了珍稀野生動物,就是為子孫后代保存了極其寶貴的基因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