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象牙交易助推非洲偷獵
2011-08-15
英國《衛報》8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經濟繁榮驅動大象和犀牛偷獵 一項有關象牙貿易的研究顯示,中國的經濟繁榮正在給非洲和亞洲大象的偷獵火上澆油。
這份最新研究報告的作者發現,自2004年以來,在中國南方幾個主要窩點出售的象牙制品數量已經翻倍,其中多數為非法交易。這個調查出臺正值遍布全非洲的犀牛偷獵激增,以及歐洲博物館和拍賣行的犀牛角大量失竊之際。
基于調查結果,象牙研究者呼吁中國加大象牙貿易法規的執法力度,并表示這類舉動對于減少被非法捕殺的大象數量至關重要。該報告發表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組織在日內瓦舉行會議前夕,該組織負責瀕危野生動物貿易控制。
肯尼亞象牙專家埃斯蒙德·馬丁和助手今年1月調查了中國廣州和福州的象牙雕刻廠。在廣州,他們發現象牙貿易數量自2004年以來已經翻倍。然而,他們發現一些正在雕刻或交易的象牙屬非法交易品,多數象牙缺乏合法記錄,且很多貿易商沒有注冊登記。
廣州市面在售的6437件象牙制品中有61%是非法的。馬丁說,一些商人承認擁有非法象牙,或佯裝新雕刻的象牙已有年頭。“這說明,官方的查抄行動還沒深入到大多數店鋪。”
國際象牙貿易1990年就被禁止,但近年來一些自然死亡大象象牙的拍賣活動已在少數幾個非洲國家得到允許。2008年,中國商人從非洲購買了62噸象牙。
支持的人說,象牙貿易所獲得的收益可用來為動物保護提供資金支持,反對者則認為任何合法的貿易都可能助長偷獵行為。馬丁說,中國南方的象牙零售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中國仍是世界最大的非法象牙進口國,這些象牙多數來自非洲的大象,也有的來自瀕臨滅絕的亞洲象,“對店鋪進行檢查所耗財力物力都不大,若執行到位能大大減少非法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