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象牙中國公民被判4年徒刑
2011年08月18日
一名中國公民因涉嫌走私大量象牙本周被中部非洲剛果共和國最高法院判處4年徒刑。國際輿論譴責中國國內與日俱增的象牙市場,給非洲象帶來新一輪生存危機。
今年1月,在剛果首都布拉扎維馬亞馬亞國際機場, 35歲的中國男子陳雄兵(音)在準備登上肯尼亞航空飛往北京的班機時,引起了野生動物執法人員的注意。執法人員在他所攜帶的行李中搜查出5根長牙、80件象牙筷子、數個印章、3件象牙雕刻品以及一些小件象牙制品。陳企圖用鋁片包裹象牙制品來藏匿走私物品。人證物證皆在,剛果警方當即將陳逮捕,起訴其涉嫌象牙走私。
剛果法院宣布判決中國象牙走私犯之時,正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常委會在日內瓦召開。野生動物犯罪和象牙貿易問題是大會重要議題。2005年,CITES秘書處稱中國為“自1995年以來,對非法象牙貿易劇增影響最大的國家。” 在CITES 1989年頒布象牙禁令以前,非洲象的種群數量由130萬頭下降到僅60萬頭。
近年來,世界各地不斷有中國人涉嫌非法象牙貿易而被捕。據環境調查局提交CITES常委會最新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對象牙的需求直接導致了對非洲象的新一輪盜獵。”野生動物專家估計,非洲大陸每天有約100頭大象遭獵殺。
“雖然CITES公約嚴禁象牙貿易,然而,我國國內象牙市場的存在不僅給犯罪分子非法貿易提供可乘之機,而且也給野生動物執法機構有效打擊象牙非法貿易造成極大障礙。”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IFAW,www.ifaw.org.cn)亞洲代表葛芮女士說,“一旦象牙被走私進入國內,就很容易在合法市場的掩蓋下進行貿易。在巨額利潤的驅使下自然會有犯罪分子鋌而走險。”
為拯救野生大象,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在非洲亞洲支持反盜獵隊伍巡護大象棲息地;監督市場,推動執法,打擊野生動物犯罪行為;并且教育廣大公眾終止象牙貿易。拒絕買賣,才能停止殺害。(關于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