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環保人士抗議日本虐殺海豚
2011年09月06日
9月伊始,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開始了它一年一度的海豚和鯨魚捕獵活動,一張張大海被鯨魚鮮血染紅的照片觸目驚心。全日本一年要捕殺約2萬頭海豚,慘烈的捕殺過程遭到了許多環保人士的反對。
美環保人士日使館前示威
據報道,9月1日,美國環保人士在位于華盛頓的日本大使館前舉行抗議示威,要求日本停止虐殺海豚。約有30人參加了示威活動,多為年輕人或舉家前來。他們手持標語牌,呼吁路過的車輛給予支持。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等地也舉行了抗議活動。環保人士凱蒂·亞斯認為:“太地町在淺灘上捕殺海豚非常殘忍,令人無法容忍。”捕鯨和捕獵海豚雖是太地町的傳統,但“一直在這樣做的只是少數漁夫,稱不上文化遺產。他們可以找到別的收入來源。”
日每年約2萬頭海豚被殺
太地町是一個日本本州島中部最南端的一個小半島,每年9月到次年3月都是那里的捕鯨旺季。據悉,在太地町這樣的一個小鎮,一年大約要捕殺掉2300頭海豚,整個日本一年要捕殺掉約2萬頭。
太地町曾是一個封閉落后的小漁村,但是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有三四千人口的港口小鎮。小鎮無處不顯示出人和海豚、鯨魚之間的密切聯系:小鎮的鎮徽是鯨魚抽象而成的綠色圖形;鎮子里最大的公園被稱為“鯨濱公園”;當地最知名的賓館名字叫“白鯨”。太地町的漁民無法理解國際社會對他們捕殺海豚、鯨魚的指責,他們認為海豚只是一種大魚,海豚肉只是一種食物。
鉆法律空子,辯稱是傳統
早在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就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嚴格禁止商業捕鯨,但是不禁止用于科學研究的捕鯨。因此,在“科學研究”的幌子下,大量商業捕鯨的勾當在秘密進行。同時,雖然海豚和鯨魚屬于同一個物種,但國際法律只規定捕鯨違法,卻沒禁止捕殺海豚。
慘烈的捕殺過程披露后,日本方面一直辯解稱捕殺鯨魚、海豚等屬于日本的歷史傳統和文化,日本捕殺海豚的方式和西方殺牛宰羊并無特殊區別。對此,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周暄明教授認為,日本捕鯨屬于歷史傳統文化,但大規模捕鯨就不屬于了,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大規模捕殺海豚、鯨魚等是損害海洋生物鏈條、破壞海洋環境的一種舉動。其核心在于人類自我為核心、利己的觀念和行為。
新聞鏈接
2005年-2008年,美國海洋攝影師、“海洋保護協會”創辦人路易·皮斯豪斯用偷拍的方式攝制了紀錄片《海豚灣》。根據他的記錄,太地町的漁民捕撈海豚大體上有這樣一個過程:
第一步,十幾艘漁民船隊集體出海,在海豚游經的海域一字排開,通過敲打插入海水中的鋼鐵長管制造噪音墻,使海豚受驚并干擾它們的聲納系統,讓它們無法辨視附近的景物。海豚和其它鯨類被趕進海灣,再用大網圍困起來。
第二步,全球各地販賣海豚的商人或海洋館訓練人員被召集來,挑選他們中意的海豚運走。一頭特別聰明的海豚可以被賣到10萬英鎊。
第三步,被挑剩下的海豚就將面臨被屠殺的命運。漁民用長鉤開始砍殺海豚,用削尖了的桿將其刺傷,然后將它拉上小船。受到驚嚇的海豚會在海灣凹口內四處游竄,周圍的海水就這樣被血染成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