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廢電池管理應與時俱進
2012-05-11
廢電池管理應與時俱進

2012年5月11日    來源:作者惠寄    發布者: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5月8日,包括達爾問自然求知社、自然之友、蕪湖生態中心在內的8家民間環保組織就公眾多年來一直關心和迷惑的廢電池問題,向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出一封公開建議信,呼吁“廢電池污染防治要與時俱進”并盡快“建立健全廢電池回收處理體系”。

  環保組織此次“舊事重提”的起因是今年1月底以來,新浪微博上偶然展開的一場關于“廢電池該不該回收”的民間大討論。網上爭論的焦點包括:廢電池是否會造成重金屬污染,廢電池是否應該按危險廢物管理,現階段是否有合適的經濟和技術條件處理回收上來的廢電池。

  鑒于公共討論之熱烈,3月中下旬,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和自然之友在北京聯合舉辦了兩次研討會。在較為充分地聽取了北京市環保局官員、高校和科研機構學者、廢電池回收處理實踐者,以及有豐富海外生活經驗的環保志愿者的意見后,它們連同其他6家環保組織起草了此次政策建議信。

  建議信認為,2003年由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原建設部、科學技術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是指導我國廢電池管理的重要文件,它的出臺雖一度對降低電池含汞量起到了關鍵作用,但總體而言,目前廢電池的重金屬污染仍然堪憂,回收處理體系的建設基本停滯不前,與03年國家技術政策、其他環保法規的要求,及公眾的環保訴求相去甚遠。

  就重金屬污染問題,環保組織在信中稱,“據最新研究,2009年我國廢電池的含汞量雖較十多年前有大幅下降,但仍占生活垃圾含汞總量的54%;廢電池仍是我國含汞最多的一類生活垃圾”,而且,“考慮到我國混合垃圾的末端處置場所,如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的污染防治還處在不高的水平,將廢電池所含的有害物質集中留到末端進行治理,風險很高”。所以,它們主張廢電池的重金屬污染防治應該循源頭控制和回收處理的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

  建議信還對03年國家技術政策中最惹爭議的一句話——“目前,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不鼓勵集中收集已達到國家低汞或無汞要求的廢一次電池”進行了重點分析,并認為,這一條款實際造成各地政府部門對政策的消極解讀和不作為。對此,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毛達向記者解釋:“公眾日常生活產生的廢電池肯定有危險性電池,如含汞紐扣電池和含鎘充電電池。按多項政策法規,這些有害垃圾應當單獨收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而一些地方環保官員在‘勸說’公眾放心把家中的廢電池投到垃圾桶時,并未說明那些明顯含有害物的電池該如何處置。”

  毛達還認為,以上爭議條款和03年技術政策的整體要求其實很不“和諧”,因為該政策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制定鼓勵性經濟政策等措施,加快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廢電池分類收集、貯存、資源再生及處理處置體系和設施建設,推動廢電池污染防治工作”;8年多過去了,這一要求顯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自然之友總干事李波向記者表示:“正如我們建議信上所說的,廢電池的專門回收、無害化及資源化處理已成為歐盟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的法定要求,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展得也很迅速,可以說是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我國過去的確缺乏條件以保證廢電池,特別是廢一次干電池回收后不產生二次污染,但這一局面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現在不僅國內一些科研院所已經開發出可供產業實踐的處理技術,而且一些有實力的廢金屬再利用企業已經建立起了處理廠,并努力和一些地方政府合作構建回收體系,這些進展應該得到更積極的國家政策的有效支持。”

  據悉,環保組織的這封建議信不僅已在它們的網站上公布,而且會以紙質形式,連同許多有關國內外廢電池管理政策和實踐的資料,一同郵寄給以上提到的三個部委。

  聯系人:陳立雯(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電話:010-82847827, 15210347427
  電子郵件:liwenchen9230@gmail.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中路209號健翔園3號樓2303室
  郵編:100083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