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面保護藍田生物群遺跡
2012-07-18
安徽全面保護“藍田生物群”遺跡 六億年前的生命印跡可供追尋
新華網合肥7月17日電(記者王立武)歷時3年多的多方努力,安徽省已全面完成“藍田生物群”化石地質遺跡保護項目,這一世界級化石寶庫得以全面保護。當地政府已經啟動“藍田生物群”申報國家地質遺跡、國家地質公園的科學考察報告和總體規劃工作。
“藍田生物群”是發現于安徽省休寧縣藍田鎮一帶的一種植物化石。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研究發現,距今6.35億至5.8億年的“藍田生物群”是地球上迄今最早的宏體生物。這一發現將地球上多細胞生物“高等生命”的起源向前推進了近2000萬年。
2009年,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和省財政廳正式下達“藍田生物群”化石地質遺跡保護項目。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學研究所承擔調查研究鑒定工作,編制保護方案和規劃書。
休寧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葉應斌介紹,依據保護方案和規劃書,休寧縣國土部門目前已完成“藍田生物群”化石地質遺跡的專項生態環境、地質災害、地質遺跡資源調查;對需要保護各地層剖面、化石出露點,按不同的地質背景和環境條件,設計不同的保護方案;樹立界樁、標志碑、解說牌,以及建設相應的配套保護設施與考察通道,建設排水、綠化、環保設施等。海內外游客可到藍田追尋“六億年前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