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遏制瀕危物種非法貿易
2012年7月25日
WWF最新報告指出,一些關鍵國家的表現正在直接影響野生犀牛、老虎和大象的生存。該報告的發布時值多國政府齊聚日內瓦召開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公約年會,報告對亞洲和非洲地區象牙、犀牛角及虎制品盜獵和非法貿易最嚴重的23個國家進行了評估。
這份報告題為《野生物非法貿易評級卡:對遵守及執行CITES公約保護老虎、犀牛和大象承諾的評估》,對以上三種物種的23個主要分布國、中轉國和消費國遵守及執行公約的狀況進行了分析。根據最近的表現,各個國家被評定為綠色、黃色或紅色標明的級別。WWF發現,上述23個國家幾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法野生物貿易,但每個國家在執法方面付出的努力不同,因此得到了不同的評級。
越南是此次評級表現最差的國家,在犀牛和老虎兩個物種上都得到紅色評級。報告指出,越南是最大的犀牛角消費國,導致南非境內出現大量盜獵犀牛的犯罪案件。2011年,南非被獵殺的犀牛達到創紀錄的448頭,截止目前本年度又損失262頭,南非也因此得到一個黃色評級。報告透露,許多越南人,包括越南外交官,因非法獲取犀牛角而在南非遭到逮捕或牽連。
報告也指出,中國對國內象牙貿易的執法力度較弱。因其對合法象牙市場缺乏有效的監管,中國在大象問題上得到一個黃色評級。報告指出,“大量非法象牙持續流向中國,這一事實表明這些象牙可能流入了合法的象牙貿易渠道。”
報告敦促中國持續不斷地加大對非法象牙貿易的監管力度,并加強對在非中國公民的宣傳教育——每個被抓獲的非法攜帶象牙制品進入中國的人都將被起訴,如果罪名成立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為了獲取象牙,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非洲大象被獵殺,中國和泰國是這些非法非洲象牙最主要的目的地。泰國在大象問題上得到一個紅色評級,因其未能彌補法律漏洞,使得零售商能輕易出售非法獵取的非洲象牙。
McLellan說:“在泰國,非法獵取的非洲象牙往往在高檔商店光明正大地出售給不知情的觀光客。多國政府將在本周齊聚日內瓦討論這個棘手的問題,但泰國政府目前尚未對國際社會的這一嚴重關切表現出足夠的回應。考慮到大量來源不明的象牙仍在流通之中,因此現階段最可靠的選擇是禁止泰國的國內象牙貿易。”
在非洲中部地區,盜獵可能已經導致犀牛滅絕,如今大象也處于危機境地。2011年見證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大象盜獵,而今年年初,僅僅在喀麥隆一個國家公園里就有數百頭大象被獵殺。報告指出,“由于非洲大象盜獵問題日益升級,以及有組織犯罪不斷介入象牙貿易,情況已到了關鍵的臨界點。”
非法野生物貿易不僅對動物造成威脅,也對人身安全、領土完整、政局穩定和法律尊嚴造成威脅。中部非洲地區需要加強區域間合作,以應對非法象牙貿易和跨國武器流通。WWF對中非地區國家政府簽署區域性的野生動物執法行動計劃表示贊賞,并敦促他們協調各方資源,優先實施該行動計劃,提高處理和起訴涉嫌盜獵或非法貿易人員的效率。
WWF全球物種項目經理Wendy Elliott表示,“盡管大多數非洲中部國家在大象這個物種上得到了黃色或紅色的評級,但也有令人振奮的消息。上個月加蓬燒毀了全部的象牙庫存,以確保象牙不會流入非法貿易渠道。加蓬總統Ali Bongo承諾增加對國家公園的保護,并確保從事野生動物犯罪的人將被起訴和監禁。”加蓬銷毀的象牙庫存中的大部分無法證明其合法性。
尼泊爾和印度在老虎、大象和犀牛三個物種上都得到了綠色評級。2011年,得益于反盜獵和執法方面的努力,尼泊爾全年沒有發生犀牛盜獵事件。
WWF《野生物非法貿易評級卡》在CITES成員國召開常委會年度會議期間發布。WWF將在全球發起一項活動,打擊對大象、犀牛和老虎等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的非法貿易。更多信息請登錄:panda.org/wildlifecr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