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態城產業初現規模
2012年7月25日
新華網北京7月25日電 中國環保簡訊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開展外來有害生物監測工作
日前,江西省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當地檢驗檢疫部門正式展開合作,對保護區內的外來有害物種入侵情況進行實時監測,為及時防治和根除外來有害生物提供技術支持。據介紹,此次合作監測的對象為檢疫性實蠅、外來雜草和松材線蟲。
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產業集群初現規模
經過4年開發建設,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由中國政府與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的中新天津生態城逐漸形成了國家動漫園、科技園多個載體,文化創意、節能環保、現代服務等綠色產業集群不斷聚集。截至目前,已有近700家企業入駐生態城。
大興安嶺濕地保護項目獲全球環境基金援助
全球環境基金近日計劃向內蒙古大興安嶺濕地保護項目“加強中國濕地保護體系保護生物多樣性項目——大興安嶺子項目”提供援助。該項目外方執行機構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執行機構為國家林業局,項目示范點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和加格達奇的多布庫爾保護區。
中國首個CCS項目已封存二氧化碳4萬多噸
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建成運行的中國首個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CCS)全流程項目裝置,目前累計封存注入二氧化碳4萬多噸。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CCS項目正在或即將運行,但都處于驗證摸索階段,僅在少數發達國家有小規模的工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