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頭生態樓里外都是“綠”
2012年7月26日
生態樓外景
驕陽似火,熱浪襲人。然而,一走近滕頭村路邊的滕頭生態樓主樓入口處,就看到南側草坪上升起陣陣白霧,隨之而來的是絲絲涼意。這棟在上海世博會上博盡眼球的概念樓,一見面就送上清涼“大禮”。
生態樓的建造方——寧波滕頭控股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戴宇介紹,這白霧,就是全樓景觀綠化所采用的節水灌溉系統的一部分,利用現有的河水來灌溉草坪,多余的水會通過地表和管道流入河道,噴霧可以降低溫度、凈化環境、增加空氣中負離子的含量。
生態樓用電省字當頭
滕頭生態樓在周一至周五每天有100多號人在這里出入。“像現在這樣的大熱天,全樓運行一天比同規格、差不多辦公人員的普通寫字樓能省一半的電。”戴宇說。
生態樓實現低耗電,很大程度歸功于主樓屋頂南側的4組總功率為4000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身上。大量的光能通過它們轉化為電能,傳輸到一樓機房的蓄電池貯存起來。逆變器又將蓄電池里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支援”樓里樓外多種電器設備。
生態樓使用的是新一代的環保型電梯。這部電梯只要不到傳統電機一半的功率就能驅動同樣的額載,電梯上下運行產生的電能可通過能源再生變頻器實現循環利用,用于協助全樓供電。
生態樓里采用的絕大部分燈具都是節能燈具,并運用智能控制技術。以會議室為例,光感自動調光控制技術可將自然光引入室內,避免里外都亮造成浪費。再以庭院燈為例,同樣可隨環境光的變化而自動開關或調節。
制冷制熱動力取自地下
生態樓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地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尤其進入炎夏,它讓中央空調從傳統意義上的耗電大王變成了省電大戶。
地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的運作原理是這樣的:首先,在室外鉆45個80米深的地埋孔,每個孔中安插兩根160米長的U型垂直地藕管;然后,水在地藕管組成的封閉環路中循環流動,與大地土壤進行冷熱交換,清潔、高效、免費的地能就能應用于室內制冷制熱。這一系統的運行費用僅為傳統中央空調系統的一半,且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廢水、廢氣、廢渣。
生態樓的外墻則是保溫的能手。外墻由保溫板、復合龍骨、固定件和空氣層組成。聚氨酯硬質泡沫塑料應用在中間層,復合龍骨與外墻之間又形成空氣層,整個墻體就起到了雙重的保溫隔熱的作用,就算是不開空調,也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空中花園”和綠墻攔截熱浪
生態樓里的員工們最引以為豪也愛去的場所,就是位于頂層的“空中花園”。這100多平方米的空間就像是一個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空中花園”一半是陽光房,一半是生態綠地。陽光房栽種著各種花卉,中間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生態綠地的泥土層足有30厘米厚,表面覆蓋著松樹皮,上面有一排排半人高的、長勢正旺的玉米,有一根根半米多長、成男年子手臂般粗的絲瓜,還有一個個橘紅色的、小燈籠似的北瓜……
生態樓側面外墻有一面的面積已經遍布爬山虎和鐵線蓮,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綠意。這幾面特殊的綠墻和“空中花園”一起,將生態樓點綴得更加美麗,也將一陣陣熱浪攔截在樓外。
生態樓近3000萬元的造價比普通寫字樓要高一些,但戴宇表示從長遠看肯定是值得的。“不遠的將來,它的周邊還將建起另一棟生態樓,我們希望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傳遞滕頭人的生態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