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生態保護不遺余力
2012年7月26日
江西日報鷹潭訊(記者祝學慶 通訊員童麗芳) 近日,鷹潭市龍虎山景區在瀘溪河投放野生魚種刺鲃成魚5000余尾,共計2000余公斤。據了解,這是鷹潭市今年在瀘溪河人工增殖放流的首批成魚,今年全年投放量將達到20萬尾。近年來,龍虎山景區積極融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始終堅持以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生態景區為發展戰略,景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今年4月,龍虎山成功晉升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我省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榮譽的景區。優美的自然資源更需要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為此,鷹潭市將龍虎山生態保護置于景區優先發展的位置,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管理制度:景區內不出現一個工業項目,核心景區內嚴禁任何挖砂采礦行為,對村民建房進行嚴格規范管理等。同時,龍虎山管理部門不斷運用科技手段加強環境監測,在景區設置各類監測點90余個,實行24小時監控;在重點區域、核心景區實行定點監測,監測內容涵蓋地質災害、森林火災、游客安全、地質水文、動植物保護等。此外,龍虎山還成為全省四個負氧離子監測點之一。
在生物、植被等生態保護上,龍虎山景區也是不遺余力。為加強對核心旅游資源瀘溪河的保護力度,龍虎山在瀘溪河流域建立定期監測點,制訂中華秋沙鴨棲息地保護辦法。景區還對所有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入冊建檔,并先后投入2000余萬元,圍繞景區特色搞好綠化美化。目前,龍虎山已形成春有油菜、夏有白蓮、路有黃花(金盞菊)、河有紅魚(刺鲃)的立體生態景觀。今年5月,龍虎山景區獲得江西省風景名勝區中唯一的“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