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讓熱電企業浮出降耗水面
2006-06-15

      熱電廠標志性外景
      采訪中的研討
      電腦監控中心
      謝百軍:環保局24小時監測環境指標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熱電產業就從前蘇聯引進并起步發展,此后幾起幾落,一路坎坷。今天,小熱電卻被有關職能部門當成小火電要進行關并;“十一五”規劃我國GDP能耗要下降20%,熱電產業將發揮重要作用。這樣一個既節能又環保、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產業為什么會如此步履維艱?近日,記者走訪了浙江、江蘇等熱電企業,切實感受和了解到這個產業發展的一些脈絡。

      從浙江嵊州新中港熱電到杭州杭聯熱電、天馬熱電、南京協鑫熱電、寶應協鑫熱電,一路上,記者所看到的熱電企業,綠色環繞,花草茂盛,干凈、整潔、漂亮,高高的煙囪中裊裊著淡淡云煙,與藍天相輝映,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熱電廠幾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電腦控制中心把整個熱電廠的運轉納入掌控之中,一座座管理有序、高科技、花園式的小熱電廠讓記者耳目一新。

      是誰把熱電、火電一勺燴了?

      熱電專家王振銘教授是我們這次采訪活動的顧問,一路上經過他的科普,我們走近了熱電這個技術性行業。據他測算:熱電企業每年節約4500萬噸標煤。一個浙江富春江環保熱電廠可以替代周圍199臺小鍋爐。不論是節能和環保,熱電都比火電具有天生的優越性,但熱電的節能價值長期以來卻被淹沒和忽略了。至今,統計局沒有它的節能統計數字,電力公司也不統計熱電的節能數字。

      那么,究竟什么是火力發電?什么是熱電聯產?

      一般的火力發電廠只有一種產品――電。火力發電廠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冷端損失,大量的熱能被循環水帶走,很可惜。火電廠的能源利用率,僅在35%左右。熱電廠是在發電過程中將一部分熱能通過熱力管道送到千家萬戶,因而熱電廠有兩種產品――電與熱,所以熱電廠的熱效率一般都在45%以上。

      杭州早在1984年就用熱電代替小鍋爐,一下子拔掉了40多根小煙囪,引起轟動,提高了杭州的城市品位。

      在浙江嵊州開發區,滿眼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幾乎看不到冒黑煙的煙囪,一個新中港熱電廠替代了幾乎所有冒黑煙的小鍋爐。

      在杭州經濟開發區,娃哈哈集團曾建有自己的小鍋爐。杭州杭聯熱電廠建廠后,雙方協商,娃哈哈集團拆除了自己的小鍋爐,改用節能環保的熱電廠的蒸汽。

      江蘇寶應協鑫生物質熱電廠,燒的是麥秸、稻稈、麥糠、樹皮、鋸末等生物質。江蘇寶應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農民6月燒麥稈,9月燒稻稈,污染很嚴重。熱電廠建成后,不但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成為寶應縣招商引資的一張名片,有幾家著名的大企業因此而來寶應投資建廠。

      生動的熱電企業實踐是最好的教材。浙江省經貿委能源監測中心主任、浙江省節能協會理事長胡淼龍對熱電、火電被混淆頗為不滿。他建議說:“以電代管熱電,不利于熱電企業的發展,應該給熱電企業一個基本準確的定位。熱電企業是促進區域性經濟發展、治理環境污染的治本措施,屬于區域性公用基礎設施,應該由政府公共部門作為產業來管理。”目前,熱電企業規劃、審批、立項由發改委能源局管轄。

      熱電與火電的概念本身很清楚,本不應該產生質疑。但產生質疑的偏偏是一些業內專家和某些主管部門的領導,這不能不發人深思。“不是不懂,而是利益集團的影響。”一位業內人士道出了其中玄機。

      市場化催生智慧型政府

      在浙江采訪,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當地政府對熱電企業的支持力度特別大。管理部門對熱電產業的認識很清楚,絕沒有出現把火電、熱電一勺燴的笑話。

      浙江省政府為什么如此大力支持熱電產業?

      浙江經濟以民營企業為主,市場化程度較高,政府利益與企業利益通過市場博弈已經達到一個相對和諧和平衡狀態,政府在市場化進程中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有智慧,真正地轉變了觀念和職能,為企業服好務。

      與浙江省、市的主管部門負責人座談中,深感他們的務實、責任感和專業水平。

      謝百軍是嵊州新中港熱電公司的總經理,這次采訪活動的積極支持和參與者,在熱電行業摸打滾爬了40多年,他把一個頻臨倒閉的熱電廠打理得井井有條,從最先進設備的采用、原料的采購到工廠空調的設計,每一個細節都精打細算,讓人嘆服。但如果沒有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謝百軍怕也難以施展渾身的抱負。

      浙江的經驗是浙江的企業家和政府官員們腳踏實地干出來的。

      浙江經驗之一:嚴格執行國家的熱電產業政策,做好規劃。堅持以熱定電,熱電聯產和“提高能源效率,有效保護環境”的原則。合理布局,通盤考慮熱電企業改造與建設、熱力管網布置、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問題,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堅決杜絕小火電。浙江熱電企業以小型、民營為主,熱電企業主要為工業區集中供熱。據浙江嵊州發改局局長孫偉介紹,嵊州把當地經濟發展與熱電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當地政府以規劃為標準審批項目;不做規劃的,政府不予審批。

      浙江經驗之二:對熱電產業實行政策補貼。2003年底以來,煤炭供應持續緊張,價格大幅上漲,熱電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而浙江又面臨嚴峻的電力短缺形勢,各地政府都因地制宜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實行氣價與煤炭價格聯動,2004年先后3次提高地方電廠的上網電價。2005年5月,浙江省上網電價與煤炭價格實行聯動,上網電價提高了4.64分/千瓦時,消化了煤炭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目前,浙江大部分熱電企業處于贏利狀態。

      浙江經驗之三: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沒有用大火電的思路來辦熱電廠。浙江多以小型熱電企業為主,與當地經濟發展規模和產業結構相匹配,沒有在規模上盲目求大,而是以效益和效率優先,兼顧社會和環境的綜合效益,使熱電產業能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浙江模式與山東模式

      同行的韓曉平先生,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中國能源網信息總監,剛從山東調研回來的他,一路上感慨頗多,對浙江模式和山東模式有一個精辟的比較:

      山東是一個更加熱衷于重化工業的典型。近兩年,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一直保持著急速的增長勢頭,2005年一季度山東的規模以上工業總量已躍居全國首位。當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耗1.83億噸標煤,同比增長了24.8%。電力、熱力、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等十大行業單位總數已經上升到9552家,比上年增加2265家,消耗了由省能源總量的88.2%。而山東工業的重裝化、規模化趨勢越演越烈,是一個典型的只注重規模,不注重效率的工業發展模式。

      如果按照山東的發展模式,不要說“十一五”GDP能耗下降20%無法實現,若依照山東規模以上工業消耗全省能源88.2%,每年增加24.8%的速率計算,“十一五”僅規模以上企業就要使山東總能耗翻番,能源需求總量將增加到4.5億噸標煤。如此發展,到2020年,“誰供應山東?”將成為世界性的難題。

      與山東相比,浙江是一個典范。浙江的企業規模和產能規模都不追求大,但社會化協作能力好,企業市場適應能力強,資源配置相對也比較合理,所以企業普遍盈利情況明顯好于重化工業省份,GDP能耗處于明顯優勢。山東出現這樣的問題,與山東地方國有企業居多有關系,而這些地方國企與地方政府千絲萬縷,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存在發展沖動,這是GDP能耗難以降低的關鍵。國有企業是最熱衷與擴大產能規模的,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錢投資,不是消耗自己家的資源,企業規模越大,領導級別待遇越高。而浙江經濟是以民營企業為主,市場化程度更高,花自己的錢投資,首先關心的是投資回報率,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更加追求效益。

      山東模式與浙江模式的區別,說到底是市場經濟模式與非市場經濟模式或不完全市場經濟模式的區別。浙江政府的精明和智慧在于他們把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企業利益有機地結合了起來;他們管好了自己該管的,而把能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部分交給企業和市場。

      三大障礙制約熱電企業

      一是缺少政策支持。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國熱電產業發展較快的時期。據王振銘教授回憶,那時國家給熱電企業提供一筆低息基建資金,各省市紛紛申請上馬熱電項目。后來節能基建貸款沒有了,稅制改革對節能環保企業不僅沒有優惠,反而加重了負擔。沒有配套鼓勵政策,熱電企業技術改造就缺少了動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

      <abbr id="q2wuk"></abbr><tfoot id="q2wuk"><kbd id="q2wuk"></kbd></tfoot>
      <strike id="q2wuk"></strike>
    • <tfoot id="q2wuk"></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