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食品標注“不含防腐劑”
消費者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很多標注“不含防腐劑”的食品,其中有果汁飲料、茶飲料、罐頭制品、調味品、蜜餞干果制品、方便面等,大多數品牌都在外包裝上標注了“本品不含防腐劑”、“本產品不添加任何食品防腐劑”等字樣。在走訪中,大多數消費者也表示:標有“不含防腐劑”字樣的食品更安全,要優先選購“不含防腐劑”的食品。
對于含有防腐劑和不含有防腐劑二者之間的區別,商場售貨員也會介紹說:“食品當然是不含有防腐劑的好,購買的時候最好看清外包裝的標注。”
不必追捧“不含防腐劑”
據專家介紹,目前很多飲料的保質期都在12-18個月,尤其是碳酸類飲料,如果不含防腐劑,就不能保證質量。一般知名生產廠家都會在外包裝上標注所用防腐劑名稱,但也不排除一些小廠商為謀求經濟效益,本身使用了防腐劑而標注“不含”的。
此外,按照國家標準使用防腐劑是對食品安全的一種保證。專家介紹,目前國內允許在一定量內使用的防腐劑有29種,以動植物為原料提取的天然防腐劑為主,使用較多的是山梨酸和苯甲酸類,添加防腐劑是為了防止食品中微生物滋生從而引發食品腐爛變質。食品防腐劑多數都會由人體消化,合理使用對人體是無害的。
專家提醒消費者:很多知名品牌飲料中同樣含有防腐劑,他們一方面在配料表中標明了含有防腐劑苯甲酸鈉,另一方面又宣傳“不含防腐劑”,是作為一個賣點來炒作的。
“不含防腐劑”涉嫌虛假宣傳
法律界人士認為,如果一旦本身含有防腐劑,但在其食品包裝上標注“不含防腐劑”字樣的,具有誤導、暗示和貶低其他食品之嫌,違反了我國有關法律。
我國《廣告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食品標簽通用標準》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做“引人誤解的宣傳”。而本身產品含有卻標明“不含”,對于同類產品是不平等的。另外,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欺騙,屬于虛假宣傳。
食品專家建議,如果含有防腐劑,卻宣稱“不含”,就屬于虛假宣傳。消費者要向工商、質檢等相關執法部門舉報,如果經檢查后確實含有防腐劑,執法部門應依法查處。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