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生活在安全舒適,清新美麗的環境中是每對父母的愿望。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如何維護環境也同樣重要。環保并不一定是什么特別的行動,點滴小事也可以體現綠色的生活態度。讓我們來看看下面幾位家長有什么好主意:
依依媽:在美國買東西,很多都沒有包裝盒。如果是送人的,售貨員才幫你包裝起來。國內商品的包裝盒太多了,很多都不必要,特浪費紙。我一般都把鞋盒、衣服盒留起來裝雜物,就不用另外買收納盒了。孩子的玩具、畫筆什么的也教她自己分類裝到盒子里。
點評:廢物盡量想辦法利用一下,總比當垃圾扔了要強。孩子從小受到這樣的培養,長大估計也是把持家好手。
小澤:我侄子頂喜歡跟我玩,可能是因為我常給他做玩具。其實都是拿一些廢舊物品改造改造做出來的。他最喜歡的恐龍,都是我拿廢紙箱的紙板粘的,他自己涂的顏色。他可寶貝了,玩完了不用大人說就把它們都放到盒子里“睡覺”。還有用我的的舊牛仔褲給他做的小背包,又好看又結實,去哪里他都愛背著。
點評:其實孩子不需要很昂貴的玩具,他們喜歡好玩的玩具。用廢舊物品給孩子做玩具,并讓他們參與進來,是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絕妙方法。還有什么是比“變廢為寶”更神奇的游戲呢。不過,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玩有危險的廢棄物,比如燈管、電池、涂料桶等。
蹦蹦媽:蹦蹦有時把一些響動很大的東西扔在地上,我們會馬上告訴她這樣會吵到樓下的叔叔阿姨,然后拿一個別的玩具把她手里的東西換下來。(因為她才一歲多,所以不知道她是否完全明白這個道理。)如果家里有人在睡覺,就會告訴她說話要小點聲,當然大人自己首先要放低聲音。平時我們家里都比較注意營造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而且盡量避免帶她去嘈雜的地方。可能是因為從小注意保護,蹦蹦的聽力特別好,也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她能分辨很多不同的動物叫聲,還能模仿。學說話很輕松,而且發音吐字都非常清楚。她還特喜歡聽著音樂和兒歌跳舞,對節奏的變換也很敏感。
點評:既是保護環境,又是培養美德。養成替別人著想的好習慣,小時候招人喜歡,長大了更受歡迎。
真真媽:有人吃自助餐的時候總是一下子拿很多,吃不了或者不喜歡吃了,就剩一大堆。我們特別看不慣。我們都跟孩子說先少拿,吃完了再去取。尤其是碰上自己沒吃過的,就拿那么一點點,先嘗嘗,喜歡吃再拿。平時在家吃飯就更不用說了,家里幾口人的飯量心里都有數,就做那么多,每頓都不剩,也不撐著。
點評:節約糧食是我們傳統的美德,它不僅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對自然資源的珍惜。
小睿爸:我按照別人介紹的方法把水箱里的浮球位置調低一些,就可以減少每次沖廁所的用水。我從小就教孩子養成洗手時關上水龍頭再打肥皂的習慣。現在她有時在公共場所看到有人不關水龍頭,都會去提醒人家。其實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只是看你有沒有心去做。
點評:愛護環境,我們是孩子的榜樣,亦或孩子是我們的榜樣?
成成爸:我們小區里幾個鄰居的孩子是在同一個學校上學,家長上班的地方湊巧也互相離得很近。所以我們就安排一兩個家長開車接送上學,其他大人再湊車進城上班。大家輪流開自家的車,也不用攤什么汽油費、過路費了。開始時覺得有點麻煩,因為得事先約好了,遇上誰有事,大家都得調整,后來習慣了就覺得還是蠻好的。起先這么做是想著可以節約點開支,還能減少點尾氣污染和交通堵塞。后來發現因為大家輪流送孩子,所以每個人就不會每天都那么緊張。而且大人之間,孩子之間都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關系越來越好。現在,我們周末常組織組織集體郊游,也不用家家都開自己的車。
點評:分享資源,可以節約資源。分享樂趣,可以擴大樂趣。讓孩子們從小就學會與人分享,會使他們收益終身。
潤潤媽:潤潤從來都不缺玩具和衣服。我給她買的并不多,好多都是親戚朋友的孩子穿用過的。還有她的澡盆、童車什么的,我都沒花錢。我們小區里的幾個媽媽還不時湊到一塊,把自己孩子用不了,或是暫時不用的東西拿出來,看有誰用得著的,就互相交換一下。這樣大家都既省錢又省事,還少點浪費。我們還一起從一個有機農莊訂購有機食品和蔬菜,因為夠了一定數量人家就給免費送貨,這樣比較放心,也比較新鮮。同時對對方來說有了比較穩定顧客群,對他們經營有機食品也是一種支持。
點評:為了讓孩子“衣食無憂”,媽媽們可真沒少費心思。她們所做的不僅現在對孩子有益,更保護了孩子們未來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