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城市垃圾報廢農民家園
2006-07-12
“城里的垃圾只要幾天不清理,城里人就開始鬧。但城里的垃圾拉到農村一倒了之,農民天天守著垃圾堆一過就是好幾年,卻必須忍受。難道我們農民就不是人嗎?”
7月流火,已經離開家鄉在重慶市區打工的綦江縣古南鎮共同村的一村民打電話給記者,強烈要求記者到他的家鄉去看看破壞他們家園的垃圾場。
農民:從這個渣場搬來以后,我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汽車離開重慶綦江縣城,在漫天塵土的山路上盤了10來公里后,突然出現一個幾百米高的山溝,溝的兩旁綠樹成蔭,而山溝正逐漸被城里的生活垃圾覆蓋。在一片蔥綠中突然冒出一大片白花花的垃圾,加上陽光的照射,十分刺目。
這個名叫新盛德勝渣場的露天垃圾場就是綦江縣城生活垃圾的傾倒處,迄今為止已經有4個年頭了。
剛一下車,一股惡臭即撲面而來。一輛大巴車正好經過,跑鄉村的公共汽車一般都沒有空調,盡管天氣酷熱,但車上的人都忙不迭地關車窗,還有不少人捂住了鼻子。
聞訊而來的村民立即把記者團團圍住,每個人都神情激動,說話語速也很快,一開始幾乎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么。
“自從這個渣場搬來以后,我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一村婦說,“很多人生病,肚子痛、頭痛,有些人得了幾種病。中午我們煮的豇豆稀飯,要是忘了蓋上,蒼蠅、蚊子密密麻麻地鋪一層,就像打牙祭一樣。”
“我們原來養蠶,現在根本養不了。蚊子太多了,人都受不了,何況啷個(當地方言)嬌氣的東西。”另一個農婦插進話來。
“從這個渣場搬來以后,我們至少堵過5次環衛車。最長的一次有7天。”一名30多歲的男子說,“電視臺也來拍了,但最后沒有播出來。”
時間最長的一次圍堵發生在2004年9月。這次圍堵造成400噸垃圾堆滯在綦江縣城,居民叫苦不迭。
據當時的媒體報道,這個垃圾場是德勝村村支書黃天富于2002年7月1日與縣里達成協議引進的。當時村里很多人反對,但是黃向他們承諾,對運來的垃圾采取填埋式處理,倒一層垃圾蓋一層土,不會污染環境。為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黃還說,引進了垃圾場,縣里每年都會給村里一定的處理費。有了這筆錢,村里第一年可以為村民免5元農業稅,第二年免10元,以后就全部取消。但垃圾場進來后,不但運來的垃圾全是直接傾倒,從沒蓋過土,每年四五十元的農業稅也分毫未少,還是由村民自己如數上繳。
然而,時任德勝村村支書的黃天富也有苦說不出。他稱,政府給的錢根本不夠開支。
第一年政府撥了6萬元,基本上都用到修路和購買消毒藥這兩項上,3個工人每人每月500元的工資都沒發全;第二年政府多撥了兩萬元,才勉強夠開支,哪里有多余的錢給村民發補償金?至于向村民們承諾的免稅費,也因沒有余錢而無從談起。
生活受到影響的還不只是德勝村的村民,與之相鄰的古南鎮共同村部分村民的生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于是,村民多次組織起來圍堵城里來的環衛車。
經過一次次的抗爭,農民們所得到的補償是:居住地距離垃圾場500米至800米以內的,每人每年補償120元;居住地距離垃圾場300米至500米以內的,每人每年補償140元;居住地距離垃圾場300米以內的,每人每年補償160元。
此外,附近每個農戶每年領取兩瓶殺蚊蠅的藥水。但一位村民說:“根本不夠用,一瓶藥水打幾天就沒了。蚊子還是多得不得了,像捅了馬蜂窩一樣。”
共同村的老支書懇切地對記者說:“以前有關部門說我們要搬遷,但是現在又說不搬了,還是根據建設部的什么文件,文件號也不告訴我們,我們也沒地方查。我們就是想搞清楚到底什么樣的情況是屬于要搬走的?請救救我們這些農民吧!”
環衛干部:你可以到別的地方去看看,我們這里是處理得最好的
在記者與農民們交談的過程中,綦江縣生活垃圾處置公司總經理陳某恰好途經此地。他說:“這個垃圾場以前由鎮里和村里管,2004年我們才接管,蚊子少多了,臭氣也少多了。”
話音未落,立即被周圍農民的反駁聲打斷了:“少多了?你住這里看看!”
據了解,2002年,由于綦江到萬盛的高速公路指揮部占用了原來的垃圾場,綦江縣政府將離城較近的新盛鎮德勝村設為新的垃圾場所在地。該村村委經商討決定擔負垃圾場的管理責任,其形式是村委自主辦理、自我經營,市政局采取費用包干形式,一次性付給租金。
陳某說:“2004年11月我們接管前,這個垃圾場臭氣比較大,蚊子多,對周邊農戶的生活有影響。后來,縣政府專門成立了縣生活垃圾處理指揮部。我們接管后,好多了,臭氣的輻射面比較小。我們每天有4名工人負責消毒,一年發兩次藥給老百姓,還給老百姓一定的補償。現在,光日常管理費用就在十一二萬元左右,加上給老百姓補償,一年要20多萬元。”
“你可以到其他地方去看看,我們這里是處理得最好的,臭氣也是最小的。”陳某說,“一個投資5000余萬元的垃圾處理場馬上就要動工修建,是經國家發改委批準、國債基金支持的重點項目,2007年投入使用。垃圾處理場建成后,現在堆積的10萬立方米垃圾也要進行重新填埋。”
至于哪些農民在搬遷范圍之內,陳某說,上級有關專家考察確定的搬遷方案是:紅線范圍以內的農戶需要搬遷。所謂紅線范圍,指的是當初垃圾場征用的32畝地加上后來新征的243畝地范圍內。
環保專家:環境污染正成為農民最大的負擔
如果真的能如綦江縣生活垃圾處置公司總經理陳某所說,被垃圾困擾了4年之久的德勝村和共同村的村民或許可以松一口氣了。
但是,農民的環境保衛戰卻并非個別現象,而是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環保局副局長陳萬志近日在重慶的40多場講座中反復提到:“環境不公,正在加劇社會不公。環境污染對農民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特別是對農民健康的損害,已成為農民最大的負擔。”
陳萬志委員說:“中國城市的環境,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以犧牲農村的環境為代價的。城鎮以下,大多沒有垃圾填埋場,垃圾圍鎮、垃圾圍村。重慶因為三峽庫區地處水源保護區,國家國債基金投入建設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比東部一些地區還要稍好些。”
陳萬志委員說:“中國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而全國農村還有3億多人喝不上干凈的水,1.5億畝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億噸的農村垃圾露天堆放,農村的環保設施幾乎為零。城市環境的改善是以犧牲農村環境為代價的。通過截污,城區的水質改善了,農村的水質卻惡化了;通過退二進三,企業搬遷,城區的空氣質量改善了,近郊的污染卻加重了;通過簡單填埋生活垃圾,城區的面貌改善了,城鄉接合部的垃圾二次污染卻加重了。
陳萬志說:“減輕農民負擔并不只是減少他們的稅費,也要減少環境對他們的損害,尤其是對農民健康的損害。”
來源:《中國青年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從我心做起,“益”起守護生命之“源
今日春分 | 走進一場暗淡春色的山火
最美游客照的打開方式,你get到了嗎
13元奶茶,5元包裝費,你被“包裝刺
地球一小時| 其實它需要更多的“一小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從我心做起,“益”起守護生命之“
最美游客照的打開方式,你get到了
13元奶茶,5元包裝費,你被“包裝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