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口的地形非常特殊,狹長的崇明島將其分為南北兩支。北支河段像斜臥的梯形,上游狹窄,下游寬敞。每逢枯水期,漲潮水流攜帶大量咸水奔涌而入,影響正常取水。 長江河口廣闊,地理特征在世界上比較罕見,解決這種獨特的“咸潮倒灌”現象,幾乎沒有任何經驗可參考。專家們在分析大量資料基礎上,進行了數學模型、物理模型等試驗,對長江口水域的水動力、鹽度、泥沙等反復進行計算和比較分析,最后確定了“北支中束窄”方案。 也有人提出,在北支建水閘,同樣能解決問題,且更簡單。專家解釋,北支下口的最大寬度達1.2公里,要直接建閘阻斷咸潮,不僅工程浩大,還會對周邊生態環境和漁業等產生不良影響。 北支咸潮倒灌工程的實施將帶來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陳行水庫和青草沙水庫“連續不可取水天數”將分別減少一半左右,大約相當于新建一個同等規模水庫,南支水源地的供水保證率和供水能力得以大大提高。該工程的實施還將為上海市提供約22萬畝土地資源,如果按每畝10萬元計算,預計產生經濟效益220億元。專家點評: 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咨詢與學術活動中心咨詢意見:隨著上海城市建設不斷發展,上海的源水供應將進一步依賴于長江口水源地的開發利用。課題組對長江口水文、河勢、水動力、泥沙、水質、污染、咸潮、生態等歷史演變及規律做了詳細研究,并廣泛搜集實測材料,對長江口綜合整治和水資源開發利用有重大貢獻。 |
![]() |
來源:《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