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占了象征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2006年7月14日,東方先鋒劇場將把《馬賽曲》作為話劇《圓明園》的開場音樂。
7月13日,《圓明園》媒體場……
排練看了兩次,松弛的狀態挺好,可真到演出,一個個緊張的不行,節奏太緊,讓觀眾也著急起來。我身后一個小朋友老問媽媽,是不是演完了。
當然,這還不是正式公演,也許今晚出現的問題,張廣天在明天會解決掉。說點好的,演員們都統一著裝了,黑白條文的破T恤,真讓人喜歡,高幫靴子也很不錯。英國人搬走文物的時候,三個姑娘露出了雪白的后背……我看見龔半倫(龔自珍的兒子,將八國聯軍領進圓明園)的手在空氣中撫摸著這些美麗的皮膚……
有一個朋友說張廣天在第三幕“意中人”部分的三首關于“園明”境遇的歪詩很糟。對詩,我是外行,只聽得出押韻與否,是否上口。至于理解那些字句間除了讓人看得懂所要表達的內容外是否還有深意,就超出我的能力范圍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你們,自己買票去看了回來爭鳴。音樂倒是蠻好的,有四首曲子不錯,我不是憤青,甚至是個偽文藝青年(說得好聽點就是初級階段),所以對第三幕的文藝部分的音樂,尤其是三個美女“園明”們吟唱的部分很是欣賞,現在我的腦子里還回閃著“園明”給自己寫信、澆花,以及把自己放進盒子的片斷……
《園明的歌》歌詞:
“我常常出現在你的夢中,
在夢中我讓你飄、讓你放松;
我把陽光帶到你的窗臺,
還有荷花、晚霞、遠山的天空。
很久以來我一直等你,
在每一幅山水和人物中。
你一想起我,就忘記了我,
可你的心卻被深深打動。
還記得那一頁花蝴蝶嗎,它越飛越高?
它停留的時間很短,顏色很重。
我一直對你不離不棄,從前生到今世,
守候著你,安慰著你,撫慰你心痛……”
還有人說這一段太拖沓,太冗長。該劇本來就不短,之前的浩劫,加上聽證會的臺詞轟炸,觀眾都累了。這一段臺詞突然變得非常文藝,音樂也特別抒情,狀態是休息的。當美麗的“園明”躺進隨身攜帶的箱子時,同樣美麗的音樂和歌聲響起,好多人以為到此為止了,哪想還有“復樂園”一幕。這一幕又回到初始的搞笑和諷刺氣氛中,但我不得不說,這時候觀眾都好累了……情緒下去了,要再起來又需要一個過程。有這個過程的存在,有些戲要達到預期的效果便有些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