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琳燕正在院子里喂狗
![]() |
![]() |
![]() |
“你覺得種點什么花草好呢?”23歲的張琳燕對好友說。
“我們再找人商量一下。”她的好友建議,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說。
9月12日9:00許,張琳燕和她的朋友開車駛上張田路,她們要去位于桓臺縣新城鎮附近正在建設中的淄博市小動物救助中心。
談到建立救助中心的設想,張琳燕說她從小就很喜歡小動物。2000年上高一時,她去逛狗市,看見一名狗販子把一只小臘腸狗扔到田地里就離開了。她隨后把小臘腸狗抱了起來,發現這只狗已經奄奄一息。她把狗抱回家精心照料,小臘腸狗慢慢好了起來。
“當時看著它從奄奄一息,到慢慢站起來走路,再到跑來跑去地圍著你撒歡,我覺得只要有能力,就要盡心地去救活每一條生命。”她興奮地說。
6年前,她開始收養小動物,陸陸續續地她已收養了近百只貓狗,其中大多數是流浪狗。
漸漸地,小動物越來越多,家里放不下了,要是有朋友愿意領養,她就送給他們。這也是她要成立小動物救助中心的初衷。她表示,如果沒有人前來領養這些貓狗,她會一直養著它們。
顛簸的小路,碧綠的田地,車子一路前行。臨近即將成立的淄博市小動物救助中心時,張琳燕突然大喊起來:“小咪咪,小咪咪。”原來,小咪咪是她收養的一只貓,去年春節時,她剛打開家門,發現一只貓跟進了家,檢查發現,小咪咪身體健康,細心喂養了幾天,就留下了。就在前幾天,小咪咪意外走失了,沒想到又被好心人送了回來。
在初具規模的救助中心門前,“汪汪”聲先傳了過來,一只黑色大狗撲面而來。“狼狼,你安靜點。”張琳燕說,“它剛生了一窩小狗,負責看家。”
王師傅趕緊走了過來,他是這里的專職飼養員。據王師傅講,現在救助中心里已有30多只貓狗,他負責它們的喂養、清洗以及屋舍的日常打掃等,還有一名工人負責遛狗、訓練它們。
在這片近5畝的土地上,張琳燕拿出了規劃圖紙,向我們講解救助中心的規劃,“這里是小型犬活動中心,還要設置隔離室,讓剛來的狗接受檢查。”
對于這份規劃圖紙,張琳燕說是由一名會員專門制作的,“施工材料、運輸車輛,還有房屋修繕、場地鋪裝等,都由會員提供,大家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為了能給小動物們一個溫馨的家。”
談到最初的資金投入時,她表示是由幾個愛護動物的朋友集資所得,目前,她們已實行會員制度,第一批就有30多名愛狗人士加入,這些人基本都有穩定的工作,因為愛護小動物,經常聚會,所以湊在了一起。每名會員加入時,都交納一定的資金,這成為以后的喂養資金。當然,其他社會人士的捐贈和資助也是必要的。
救助中心運轉正常以后,在發展會員的同時,還將向社會公開招收義工,由他們負責宣傳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普及科學飼養知識,并在收到救助信息后,他們會及時通知會員,進行先期實際救助。各會員也會在不同時期進行各種義賣活動。
“這是一個由熱心人士自發組成的愛心救助公益性機構,不收取任何領養費用。”張琳燕說,“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關注它,讓它茁壯成長。”
來源:魯中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