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螞蟻產生濃厚興趣始于什么時候已經記不清了。但從我有記憶起,我記得大概五六歲的時候,我就開始觀察螞蟻、研究螞蟻了。我所見過的螞蟻有3種,分別是白螞蟻、紅螞蟻和黑螞蟻。它們與我們共處一片藍天下,幾乎遍及了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小路上、田野里、草叢中、樹林里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如果睜大眼睛仔細觀察,鄉村幾乎成了它們的世界。通過我的觀察,我發現螞蟻身上有若干個“關鍵詞”。這里我只抽取其中3個:團結、勤勞和堅韌。
螞蟻是一個極大的家庭。它們組成一個一個群體,一個一個團隊。這些群體住在若干個洞穴中。它們不停地在洞穴之間來回奔走,忙著尋找食物,搬運食物。那些走過的路線就是一條條優美的曲線。這些優美的曲線組合起來就是一幅最為壯觀的畫面。這個畫面就是精誠團結,共同為生存而戰。在我們這個綠色星球上,沒有哪幅畫卷有這么壯觀與偉大。它們就這樣為著一個共同的目的來回奔走,沒有權勢利益之爭。在征途中突然相遇了,也只是用頭碰一下對方,鼓勵對方永遠向前,向前。
螞蟻不停地尋找搬運食物和生存繁衍。因而它們的勤勞便練出了它們最聰明的智慧。俗諺里說,螞蟻搬家,大雨嘩啦。因而螞蟻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氣象家,天氣的任何變化都在它們的掌控之中。大雨即將到來之時,它們便把食物和產卵搬到筑在高地的家里,這樣就避免了雨水的沖擊。若是長期干旱,它們則把食物和產卵搬到筑在低處的家里,這樣就避免了旱情。因而俗諺里又說,寧學螞蟻腿,不學麻雀嘴。
更令我感到震驚的則是螞蟻們堅忍不拔的毅力。在所有動物中,螞蟻一直有“大力士”的美譽。其實它們并非生來就這樣。它們靠的還是堅強的毅力。對于能一只螞蟻搬動的食物,那一只螞蟻絕對會鍥而不舍地搬到自己的洞穴中。累了便歇息,從沒有放棄過。而對那些一只螞蟻不能搬動的食物,它們則聯合起來,一直把它們搬到自己的洞穴中為止。因而在它們眼里,世上沒有什么不能戰勝。有一天我突發奇想,為何不沿著螞蟻的路線跟蹤一番呢?這樣,我就從我家門前那個低洼處開始,沿著它們爬行的路線,越過無數石坎,又翻過一座小山,直到在另一條石坎前的高地停下來才找到它們的終點。可這時待我回頭看我的來路時,我卻發現我一下子就跟蹤了幾里路。
就是在這一剎那間,我突然覺得我們人類是多么渺小。在這個綠色星球上,我們人類也是最大的一個群體,然而我們卻是一盤散沙。我們為權勢而爭,為利益而戰,為欲望而操勞,最終剩下的卻是無奈、痛苦與災難。而從螞蟻身上,當它們的團結、堅韌、勤勞變成了一種精神時,我們看見的就是樂觀,就是永不言敗,就是不可戰勝的強大。因而我們應該向螞蟻學習,讓螞蟻精神成為人類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敢無愧地說,我們是高等智慧動物。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