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至,北京各書店明顯客流量增加。小學生的閱讀多數情況下可以靠家長的把關,但中學生的閱讀則值得擔憂,因為很多學生是自己去書店選擇圖書。學生們如何選書?
中學生多是和同學、而非家長一起選書。
現象
學生買書挑流行
在中關村圖書大廈,學生讀者明顯增多。工作人員說,最近與學生有關的圖書銷售開始抬頭,主要是比較流行的圖書。
在北京圖書大廈上個月的文學書排行榜中,前五名有兩本是流行的青春讀物,韓國寫手可愛淘的新作《致我的男友》和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其中,《致我的男友》在學生放假前一周賣出158本,寒假第一周賣出509本。
記者在圖書大廈假裝給親戚買書,向幾位女同學“請教”什么書比較適合初二學生。她們回答說:“買小說的話當然就買流行的青春讀物,像郭敬明、韓寒的都比較受歡迎。”
批評
流行書都有水分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陳曉明是一名中學生家長,他深知在應試教育下孩子課外閱讀時間的寶貴。“我給學生寒假閱讀的建議就是別看流行的圖書。現在一些青春讀物非常流行,拋開這些書的文學價值不談,我覺得那些書是有水分的,如果孩子們模仿學習其中的很多人生觀或者生活態度,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作家、書評人止庵認為,現在很多中學生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容易受到彼此的影響,因此當同學推薦書時他們會跟著買,至于這本書是不是真好他們就不去考慮了。
建議
選同類中最好的
止庵認為,即使在寒假里,學生的閱讀時間也很有限,能看兩三本就已經很不錯了。“既然有這樣一個數量的限制,閱讀前就一定要挑選,要有所準備。好多專家談到中學生的閱讀總喜歡讓人家改口味,但我認為讀書的口味誰也改不了。但別忘了,口味也有高低之分,所以中學生應盡可能地在有限的時間里閱讀自己喜歡的那類書里最好的。”
他表示,現在很多中學生選擇的書都是同一口味里層次偏低的書。“男同學喜歡玄幻的,就愛看流行的《誅仙》,其實你可以看《魔戒》或者《哈利·波特》;女同學喜歡愛情小說,但別看流行的青春文學,世界上有一大批好的愛情小說,比如庫普林的、茨威格的;如果喜歡看勵志的,可以看看《魯濱遜漂流記》。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些書離他們的生活太遠,其實一點不遠,這就是文學的力量。”
知名出版社推薦中學生寒假書目
為了便于中學生選擇,記者還特意采訪了幾家知名出版社,請他們推薦自己出版的最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圖書,標準只有一個——像給你自己的孩子推薦一樣認真負責。
《千江有水千江月》
蕭麗紅/著
推薦單位:人民文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這本書是風行臺灣25年的愛情文學經典,是目前為止由臺灣本土作家創作的最暢銷的長篇小說。希望大家了解什么是真誠的情感,希望你們認認真真對待情感。它的很多讀者是臺灣高中生,這些年它被不少臺灣學校指定為假期必讀書。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德米切爾·恩德/著
推薦單位: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推薦理由:本書曾獲德國、荷蘭、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13項優秀圖書獎,被譯作43種語言,全球銷量達到2000萬冊。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社會批判意識,而且有深刻的哲學內涵,被稱為現代青少年啟示錄。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加拿大揚·馬特爾/著
推薦單位:譯林出版社
推薦理由:Pi是一個16歲的印度少年,在父親帶著全家和他經營的動物園從印度搭船駛向加拿大的船沉入大海后,Pi和一群小動物在太平洋上漂流了227天,最后只有他活下來。這本被公認最好讀的布克獎獲獎小說就講了這么一個有靈魂的故事。
《伊拉龍》
美克里斯托弗·鮑里尼/著
推薦單位:接力出版社
推薦理由:主人公伊拉龍和現實世界中大多數男孩相似,時而莽撞時而軟弱,常常看不透世事人心,對輕松舒適的日子充滿向往。故事中的少年英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是男孩在磨難和挫折中長大成人的過程。
《中國文化導讀》
葉朗、費振剛、王天有/主編
推薦單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推薦理由:5年前,香港城市大學為提高青年學子的人文素養,創設了中國文化科目,規劃修習中國文化的專題。更邀北大及港臺專家學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撰寫專章,論述中國文化的各個側面,以此作為青年人自修中國文化課程的基本讀物。
《希臘羅馬神話之旅》
韓李潤基/著
推薦單位:作家出版社
推薦理由:該書用東方式的情感和想象力來解讀古希臘羅馬神話。12條獨特的線索將古希臘羅馬神話重新整理,猶如12把鑰匙打開想象力的大門,嘗試著穿越神話的迷宮。故事引人思考,但沒有說教的嫌疑。
《E·B·懷特隨筆》
美E·B·懷特/著
推薦單位:譯文出版社
推薦理由:充滿愛與感動的《夏洛的網》、調皮伶俐的《精靈鼠小弟》只是E·B·懷特的“業余”之作。
懷特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隨筆作家和文體家”。
轉自:新華報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