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份起,本報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項目部開展了“新長城貧寒學子新春關愛活動”,為樊合杰等200多名留京打工的大學生找到了寒假兼職工作崗位,并為1190名大學生籌集了回家過年的路費。
掙錢購物送親人
明天就是2007年春節。
對于大部分留京兼職打工的大學生來說,大年三十到初三這幾天是他們寒假里僅有的休息時間。之后,他們將返回崗位繼續兼職工作直到寒假結束。
昨日中午,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的樊合杰結束了他年前的家教工作,準備在幾小時后踏上回家的火車。“我家近,能回去過春節。”樊合杰的語氣中有些慶幸。他說,兩個小時的火車就到他老家了。
這次寒假,樊合杰平均每天能賺到200元,回家之前他特意去商場給父母買了烤鴨、果脯等特產。“都是我自己賺的錢。”樊合杰開心的話語中透露著一絲自豪。樊合杰說,再次開課的時間是初三,初二他就得返回北京繼續上班。
同樣做家教工作的北京交通大學的丁偉,選擇了投奔北京的親戚過年。而更多的留京打工學生,則只能留在學校迎接新春了。
聯歡過年不孤單
據介紹,中國礦業大學寒假不回家的學生都被集中到寶源公寓。昨晚,公寓的每個房間里都有人,很是熱鬧。“說不想家是假的,但現在人多,也不孤獨。”大一的陳致輝和同學們說起過年,語氣中并無多少傷感,但他們說,自己不敢保證真到了除夕那晚會不會哭出來。
北京交通大學孫主任介紹,據他們統計,他們學校留京打工的學生一共有400多人。根據安排,今天11時,學校領導和學生們一起在學校的食堂吃年飯,然后進行抽獎活動。晚上學生可以自由安排,學校將開放幾間教室,播放春晚。到了初一早晨,他們還會制作燈謎給學生猜。
中央民族大學學生處張處長說,他們學校留京的學生有1055人。除夕這天,他們會將學生組織起來開聯歡會,然后考慮到民族習慣,他們會去清真食堂吃年夜飯,并給每個學生一份小禮物。
北京大學則從大年三十中午、晚上以及大年初一中午,對留校過年的所有同學免費發放春節加餐餐券。大年三十中午11點半,藝園食堂會舉行寒假留校學生春節聯歡會。而晚上7點,留校同學則將歡聚一堂,共同收看春晚。
■打工個案
姓名:賀欣 年齡:1 8 籍貫:北京 年級:大一 學校: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
▲昨日,賀欣查詢銀行賬戶,看她打工的收入。
“拿到工資的那一刻心里特美”
“您聽聽發音標準嗎?”賀欣熟練地擺弄著專柜上的文曲星,向一位女士推銷著。在看到顧客滿意的表情后,她又幫著演示文曲星的另外幾項功能。不到10分鐘,女顧客付款購買,這是賀欣昨天上班賣出去的第一款文曲星。
商場里的銷售新星
賀欣說,她在這家商場兼職已半個月,目前已有1.9萬元的營業額。她興奮地說,自己一天最好的成績是3000元的營業額,做為一名兼職學生,她的成績是出類拔萃的。她說:“拿到提成工資的那一刻心里特美。”“賣文具一定要熟悉學生的要求,因為我就是一名學生,所以做起來得心應手。”只要有家長在柜前停留,她都會在旁邊用心觀察,看到對方有了興趣,再笑著迎上去,仔細詢問使用對象和使用要求,然后挑出最合適的一款向對方推薦,“這樣的成功率很高,顧客也會更信任我。”
一天最多倒車近10次
除了在商場里做促銷員,賀欣還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每隔一天就要為一名高二的女生補習功課,由于學校和家教地點在西直門,促銷地點在朝陽路東八里莊,一但趕上“雙工日”,每天要倒近10次車,僅耗在路上的時間就有4個小時左右。
賀欣說,補習的女生性格很開朗,兩人很投緣。因為賀欣的親切健談,孩子的父母都很喜歡她,每兩天的補課也成了她的“歡樂時光”。
雖然時間安排緊湊,忙到晚上甚至不想說話,但忙碌的生活也讓賀欣學會了如何安排好時間,“兩份工作都需要與人接觸,這讓我更能了解社會,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也成熟了許多。”因為家在房山,回家看父母很方便,所以賀欣決定除夕夜回家好好陪家里人。為了父母開心,她決定用兩份打工掙來的錢孝敬父母,如果有剩余再留給自己用。
姓名:丁偉 年齡:2 0歲 籍貫:江蘇南通 年級:大二 學校:北京交通大學
▲昨日,丁偉在家教中心接受記者采訪。
來北京讀大學后再未回過家
昨日,臘月二十九,中午12點,在一所家教中心做兼職的丁偉還在輔導一名小學生的奧數。小學生嘴咬著筆,皺著眉頭。丁偉與小學生趴在一起,時不時指點一下。下課時間過了1刻鐘后,他終于走了出來。
算上今年春節,他已經兩個春節沒有回老家了。為了利用假期打工掙錢,自從2005年9月來北京上大學后,丁偉就再也沒有回過家。
教學生最多的“老師”
丁偉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個子不高。他說,最開始來這個家教中心時他不太習慣這里的快節奏,每天幾個小時的課教下來,幾乎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下課后,腦子里常是一片嗡嗡聲,嗓子也有些痛。有時候,碰上一兩個比較調皮的學生,只能是憋著一肚子委屈回到宿舍。
“后來慢慢就習慣了……”丁偉說,他和學生也相處得比較好。
丁偉所在的家教中心的人員以及學生家長這樣評價他:“知識很系統,講課很容易聽懂。”現在的丁偉是同一批來的大學生中教學生最多的,也是收入最高的。每天,他至少要教4個小時的課,最多時達10個小時。有時候課排在晚上,回到學校時,食堂已關門了。回到宿舍,空蕩蕩的只剩他一個人。
但丁偉卻說這種生活他一點都不孤獨,反而很享受這種一個人的空間。“回來后,可以一個人聽聽歌,上上網,真的不寂寞。”丁偉說,這可能跟他從小養成的習慣有關。
家庭背景使他學會自立
丁偉的父母從小離異,母親一人靠著微薄的退休工資將他供上大學。為了賺取生活費,每個寒假和暑假他都選擇了留在北京打工。丁偉說,從大一下半學期開始,他沒向媽媽要過一分錢。
每隔幾天,丁偉都會給媽媽發個短信或打個電話,說些在學校里的事情。今年春節,依然不回家的他選擇到北京的親戚家過年。
丁偉說,他寒假打工賺的錢并不是下學期的生活費,而是大三的學費。他說,他每個月的生活靠平時在學校里打工就能夠維持了。
轉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