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千華網
考試結束,孩子們盡情玩樂。有關人士提醒中小學生,時刻莫忘安全第一。 記者 張歡 攝
孩子們盼望已久的寒假即將于19日開始,在孩子們為寒假的到來而歡呼雀躍的時候,很多雙職工的家長們卻犯起愁來,怎樣才能更好地安排和照顧孩子假期的學習和生活,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有趣的高質量假期呢?昨(16)日,記者采訪了一線資深教師及有關專家,為學生們的寒假提供一份指南。
學習時間要固定
教育界有關人士指出,假期既是孩子學習新知識的“預習期”,也是對于學過知識進行查缺補漏的“鞏固期”,因此,學生在假期適度放松的同時,還要安排好每一天的學習時間,按時、按量、保質完成寒假作業,認真查找平時學習中遺留的薄弱環節和知識點后,爭取為新學期的學習打好基礎。
學生最好每天按照平時在學校上課的時間完成寒假作業,養成每天學習的習慣,作業不要提前完成,也不要拖后。寫作業要有質量,不要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寫,那只能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除了完成作業以外,同學們還可以多讀一些課外書來增長自己的知識和見聞。小學生可以多讀一些如《少兒百科全書》、唐詩、宋詞等,中學生可以讀初中規定的十本必讀名著,也可以讀一些規定外的中外名著或一些現代氣息濃厚的圖書,如科技、經濟、自然等方面的書籍,讀書后,最好寫筆記或讀后感,加深印象和理解。
中高考學生莫放松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新的學期開始后即將面臨中考、高考的關鍵時期,而這個假期能否利用好也至關重要。
鞍山市15中學裴永平校長提示,按照規定,初四學生會有15天在校補課時間,學生可按照老師提供的計劃,有步驟地學習。學校補課結束后,建議假期在家的學生成立學習小組,形成互助式學習和研究性的學習,針對每個人的薄弱項“互通有無”。獨自在家學習的學生應該把上個學期的課程重新梳理一遍,將以往的題紙找出來,把錯題重新做一遍,并系統地整理好筆記,把知識“編成串”。
鞍山市13中學金麗紅副校長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議。金校長表示,對于高三學生來說,時間短、課程多,又將面臨高考,時間更加緊迫。一般按照規定,學校會安排學生集中在校進行補課,學生要按照老師安排的步驟進行有條理的學習。假期獨自在家的時候,同學們應該把以往做過的筆記、習題、卷子再溫習一遍,查缺補漏,鞏固記憶。每天要制訂學習計劃,如英語科目,需要學生天天鞏固記憶。總之,寒假中課程變少,高考生不應該放松學習。
資料圖片:我的快樂寒假 來源:海峽都市報
兩大去處供孩子“充電”
今年,鞍山市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在寒假期間為中小學生準備了很多“充電”項目。
市圖書館免費上網
市圖書館今年新引進了1500本左右的新圖書,包括社會科普、世界名著、政治、經濟等方面。作為未成年人教育基地的“綠色網絡空間”,今年假期仍向廣大學生開放,同學們可以到那里免費上網“充電”。
另外,以往供孩子們自習的自修室,今年經過一番修整,環境變好了,中小學生可以在開館時間隨時辦證,滿足了從前因名額有限而不能辦證的孩子們。電子閱覽室也將呈現給大家新的節目,如最近熱門的“百家講壇”、“大國崛起”等專欄節目都將在這里上映,一部分英文原版電影和孩子們喜愛的科普片等等,也會每天循環上映,這個寒假可以讓孩子們一飽眼福,增長知識。
少兒圖書館春節期間也開館
少兒圖書館也為中小學生寒假準備了“大禮”。該館負責人介紹,寒假開始后,中小學生即可到少兒圖書館報名參加該館組織的冬令營,冬令營的活動主要圍繞中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
圖書館除了每周一閉館外,其他時間一律開館,春節期間也正常開館。開館時間是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5點,中小學生可以免費進館閱讀。想辦理借書證的學生,交納80元的押金即可辦理。
三大活動讓孩子放松
孩子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緊張學習和考試之后,最盼望假期來臨,能夠好好地休息和放松。假期也為孩子接觸社會、增長課外知識和技能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旅途中增長見識
帶孩子旅游,是孩子增加知識、陶冶情操的最好方式。假期到來,孩子暫時告別了平日里緊張的學習壓力,選擇此時出游,既可以放松心靈,又能使孩子增長見識。在家長的帶領下,孩子可以在旅游途中充分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名山大川的秀美。在身心得到愉悅的同時,與家長一起感受自然的博大。
在旅游的時候,家長還可以選擇富有特色的城鎮、村落作為觀光地點,讓孩子了解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城市特色。另外,一些富有現代氣息的城市也成了熱門旅游地點,感受現代科技帶來的優質生活,可以鼓勵孩子樹立遠大目標和理想,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在出游之后寫一些游記、日記、作文等。
特長學習挖掘潛能
40天的假期,孩子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門特長來學習。有關人士介紹,學習特長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放眼長遠考慮,學習一種樂器、舞蹈、美術等。這種方式只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挖掘孩子的潛能,如果孩子喜歡上了,可以長久學下去。另一種方式就是進行“短期培訓”,讓孩子在一個月內就能學會,比如口才、剪紙、滑冰、游泳等等。
社會實踐體驗生活
利用假期去進行一些社會實踐,體驗生活,是學生接觸社會、鍛煉自己的最好時機。初中學生和高中學生,可以到社區進行一些服務性活動的嘗試,也可以到敬老院、孤兒院去幫幫忙。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到農村、工廠進行課本外的知識學習。
小學生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嘗試著掃地、擦灰、洗碗等簡單勞動。學生們在平時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很難與家長有全面細致的溝通,寒假的到來,正好可以彌補平時落下的“親情課”,可以和家人一起去逛逛書店,幫媽媽做頓可口的飯菜,給爸爸講個笑話等。你也許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平時總盯著自己學習成績的家長,原來也是很好溝通的。家長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之外,原來還有許多令家長自豪的優點和長處。
三大危險區域要警惕
寒假是屬于孩子們的快樂日子,由于孩子們認知和行為能力反差較大,平時似乎道理很明白,遇事卻手忙腳亂,所以,孩子的假期安全尤其值得注意。
煙花爆竹謹慎燃放
在每年春節前后,煙花爆竹是傷害孩子們的一大“兇手”。不久前,家住岫巖農村的8歲小男孩亮亮(化名),在和小朋友一起燃放鞭炮時不慎崩傷了臉,眼角膜也被灼傷。據醫生介紹,由于亮亮面部的傷勢比較重,需要住院治療半個月左右。這個事例提醒家長們,在春節期間,特別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了解文明、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的重要性。
在購買方面,孩子們最好在家長帶領下,購買指定商家的正規商品。在燃放方面,提醒孩子不要把點燃的爆竹亂丟,更不要在燃放煙花爆竹的時候嬉笑打鬧。此外,家長要時時看護孩子燃放煙花爆竹,不要讓孩子自己燃放。
滑冰最好有人陪同
滑冰、滑雪等刺激性較大的運動會深深地吸引孩子們,但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由于天冷冰滑,孩子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出現扭腳、磕傷等問題。如果天氣變暖,不太注意觀察冰面情況的孩子甚至有掉進水中的危險,這需要家長格外注意。學生寒假進行滑冰、滑雪運動,最好由家長進行陪同,避免單獨行動。
“網絡陷阱”要遠離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一部分涉世未深的孩子也喜歡上網聊天、玩游戲。一些人員混雜、空氣混濁的網吧成了孩子們的“快樂天堂”,網戀、網游、黃色網站等等由網絡衍生出來的詞語都讓家長談之色變。寒假期間,可能會有一些學生鉆進網吧,而學生普遍存在接觸社會少、經驗不足、辨別能力弱等問題,所以,在網吧上網的孩子常常成為首先被污染、被欺騙的人群,讓老師擔憂、家長后怕。
學生上網時,要在家長或老師指導下上網,不要到網吧上網。上網時,不要輕信網絡聊天、網絡購物、非法注冊等“網絡陷阱”,喜歡玩游戲的同學更不要在假期時沉迷于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