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河南視窗訊 鄭州晚報報道:(記者 邢進/文 王梓/圖)孩子不知道未成年人不能捐器官,對她的愿望院方只能說遺憾。
A
忽然有一天,爸媽不再回家
10歲的華玄玄家住信陽潢川縣魏崗鄉彭寨村,是個漂亮的三年級小女生。在2005年之前,她覺得自己很幸福。家里有爸爸、媽媽和出生不久的妹妹,雖然不能經常見到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但是逢年過節,他們都會回來,還給自己買新衣服和好吃的。
可是,忽然有一天,這個家不對勁了。爸媽不再回來了,就是過年也見不到他們的蹤影。照顧自己的外公外婆經常唉聲嘆氣。有時候,還會背著她偷偷掉眼淚。
B
兩年多后,女孩才再次見到媽媽
一周前,外公忽然對玄玄說,要帶她到鄭州看媽媽。玄玄知道這個消息,高興壞了。上一次見到媽媽,還是2005年的春節。
玄玄和外公一大早起身,坐長途汽車來到了鄭州。在爸爸媽媽租的房子里,玄玄看到了兩年多沒見過面的媽媽。可是媽媽很奇怪,見到她不僅沒有很高興的樣子,反倒哭了起來。這天晚上,玄玄是和媽媽一起睡的。分別兩年多來,她第一次摟著媽媽的脖子入睡。
C
媽媽病了,玄玄不由就寫了封信
第二天早上,爸爸和媽媽一早就出了門。玄玄很想跟爸爸媽媽出去玩,可是怎么央求也沒有用,媽媽就是不肯帶她,玄玄只好悶悶地和外公待在家里。中午的時候,爸媽才回來,玄玄發現,媽媽上樓的時候是爸爸攙著的。一進門,外公就問“醫生咋說的,這次花了多少錢”?
玄玄驚呆了,她從來沒有想過,媽媽有一天會離開她和妹妹,這是她怎么都沒辦法接受的事情。10歲的小姑娘沒有考慮很久,就提筆給醫生寫了一封信,她說,她想把自己的腎給媽媽。只要媽媽不死,她什么都愿意。
D
妹妹兩歲,她還記不住媽的模樣
昨天上午,市一院血透室的候診區,玄玄和妹妹靠在爸爸身邊,等著正在做透析的媽媽。長長的走廊隔開了母女,她一個勁兒朝血透室張望,希望媽媽快點出來。
其實,玄玄還不大明白捐腎是什么意思,要怎么樣去做。只是聽說這樣可以讓媽媽不死,她就毫不猶豫地想要這么做。孩子的理由很簡單,“妹妹太小了,她需要媽媽照顧。不能讓妹妹還不記得媽媽長啥樣,她就不在了。”妹妹苗苗才兩歲。
E
“孩子太小了,跟著我吃苦了”
血液透析必須每周兩次,每次費用約270元。自2005年9月到現在,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彭福霞一直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華金龍說,妻子病倒后只有他一個人掙錢,收入也不穩定。
正在透析的彭福霞,知道了孩子給醫院寫信的事,她一個勁兒地說:“孩子太小了,跟著我吃苦了。”除此之外,再也說不出別的話,只是淚如雨下。
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能捐獻器官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