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兒童自閉癥已占精神殘疾首位
2010-06-28

兒童自閉癥已占精神殘疾首位
2010年06月22日  來源:羊城晚報  薛江華 

  聯合國估計,全球有3500萬自閉癥患者,其中,中國超過700萬。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表明,兒童自閉癥已占我國精神殘疾首位。據公開的數字顯示,廣東超過60萬人患有自閉癥,當中約15萬人為兒童。
  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介紹,自閉癥目前的發病率為1/150。廣州自閉癥患者人數大概5-6萬,診斷個案人數近1萬,兒童自閉癥個案已遠超過兒童艾滋病、糖尿病以及腫瘤個案的總和。
  今年的母親節和父親節剛剛過去,比尋常父母付出多百倍、千倍的自閉癥孩子父母,卻鮮被關注。這樣的狀況,過去、現在都沒有改變過。他們除了承受孩子不幸帶來的巨大壓力外,還要背負世俗別樣的目光。廣州一個叫冬冬的自閉癥患兒,他的媽媽希望,能夠有一間溫暖的“小屋”,讓所有的自閉癥孩子家長都能在里面休憩片刻。
  康復資源:公立稀缺私立昂貴
  雖然廣州自閉癥患兒群體龐大,記者卻調查發現,對應的公立康復援助資源異常稀缺。目前,廣州雖然有全國第一所自閉癥學校———康納學校,但2009年開班以來,該校每年只招收24名學生。由于學位有限,前來報名的幾百名家長估計自己的孩子排隊三年都輪不到。
  除此之外,有大約20來家民間私立機構,盡管培訓收費高昂和準入門檻不規范,卻成了絕大多數家長的無奈選擇。“從3歲到7歲,光花在他身上的培訓費就已經20多萬元。”孩子在廣州私立機構接受培訓的一位家長告訴記者,雖公立機構培訓班的收費是幾百元一個月,但學位有限,排隊的家庭還有幾百個,為了不耽誤孩子,只能盡快選擇到貴價的私立機構。
  另一個廣州自閉癥患兒亨亨,他的父母每月要為他支付近5000元的培訓費用,這對于任何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沉重負擔。更何況,這些家庭大多數母親為了照顧孩子,不得不放棄工作。亨亨媽媽也給晚報寫來了征文,她在文章中寫到:“我放下工作照顧孩子,養家這副擔子完全壓在我老公一人身上,生活質量大不如前。因此,很多的家庭只能放棄治療和干預,由著孩子自生自滅。家長們一直翹首以盼早日出臺援助自閉癥孩子的政策,讓孩子得到更多培訓康復的機會。”
  據悉,康納學校可容納200人,但為何每年只招收24人?今年有沒有擴招計劃?該校校長樊越波表示,康納學校去年剛成立,學位緊張,資源少,只能首選輕中度的自閉癥孩子,希望他們盡早康復回歸普通學校上學,以騰出更多的學位讓給其他有需要的孩子。他說,不能擴大招生規模的最主要原因是師資缺乏,同時具備學科知識與自閉癥康復教育知識的專業老師實在太少。
  家庭關系:有的破裂有的鞏固
  在廣州北京路二橫街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棟三層小洋房,它的名字叫“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這家“為家長服務的民間組織”是一個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全國最早的NGO(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詞的縮寫,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
  揚愛的總干事馮新女士介紹到,“服務家長”這一概念對內地而言,是一個新的概念。大家可能或多或少知道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的殘障人士的家長服務狀況,但在十到十五年以前,當地的家長服務同樣是一片荒蕪。馮新說,事實上,當孩子被診斷為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家長才是更需要幫助的。因為孩子不了解這一紙診斷的含義,他們不會因此而痛苦,真正痛苦的是他們的家長。因為家長在這個時候往往會從“我做錯了什么”和“因果報應”等主觀臆想上來折磨自己。
  孩子的撫養、教育、出路問題;自己的人際關系調整、婚姻維護、事業發展……家長們該怎么辦?揚愛的一位社工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因為家庭的壓力過大,很多自閉癥孩子的家庭都會面臨著婚姻破裂的不幸。一位自閉癥孩子母親告訴記者,和其他的自閉癥家庭相比,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夫妻的感情因為孩子的“不一般”而變得更加穩固了,兩個人都朝著幫助孩子這一目標而去,沒有分歧,互相扶持。在揚愛家長俱樂部,這位母親也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從一些比我更困難的母親身上收獲勇氣和力量”。
  還有一個父親,在夜里10點半撥通他的電話后,他說,能夠和記者說會話對他來說也是個奢侈的享受。因為孩子醒著的時候,是不會允許父親說電話的,盡管已經將99%的休息時間給了孩子,但孩子仍不能允許父母一分鐘的忽視。這位父親的女兒叫小雨,這個6歲半的女孩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樣撒嬌地叫爸爸,但她的父親卻從未想過要放棄她和她的母親。他說:“我再難,我都會想,孩子應該比我難,她肯定是不想自己這個樣子的,孩子很無奈,她需要爸爸。”
  這位父親,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也需要幫助。只是,他的堅強,能持續一輩子嗎?
 

薛江華
(羊城晚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