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三農”系上安全帶
時間:2010年7月6日 來源:陜西日報
一儲蓄所靠近小餐館林立的菜市場,儲蓄所工作人員經常苦于清點小餐館送來的大包小包的小面額貨幣;小餐館也經常抱怨儲蓄所營業員態度惡劣、不耐煩,賣菜的攤主又經常到儲蓄所兌換零錢,讓儲蓄所疲于應付、不勝其煩。新所長到來之后,從兩方面的抱怨中看到了結合點:每當小餐館送來大包小包的小面額貨幣之后,約菜市場的攤主幫忙清點,誰清點的多,給誰先換零錢;如此,一舉三得,小餐館主、買菜的攤主、儲蓄所營業員三家都笑了,儲蓄所營業額大幅度上升。如此三家得利的事情,在經濟生活中比比皆是,安貸寶,服務農村小額貸款、化解農民貸款風險的新保險工具,也達到了三得利的良好效果。
隨著我國農村市場的不斷活躍,如何讓成千上萬在打工潮中學得一技之長的農民,返鄉創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如何讓億萬農民捕捉商機,做大做強農副產品加工、流通諸多行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的大發展;如何鼓勵廣大農民從單純的生產者向投資者轉變,購置一系列農機產品、家電產品、電腦手機、汽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大型交通工具,提高農業機械化、現代化、信息化水平,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都有待于金融業對“三農”的政策傾斜與大力支持;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由于農業及相關產業,更多的受制于天氣變化、自然災害、市場波動等無法預見因素的干擾與制約,因此,這些貸款的風險如何化解,就成為一個讓政府、銀行、農民苦惱不已的難題。安貸寶的出現,面向農村市場的這種新保險工具的逐漸為人所知、為農民所樂于接受,正在解開這個難題。
安貸寶還啟示我們,農村市場對金融貸款的極度渴望、甚至許多有利于“三農”的好事因資金缺乏只好作罷,這些諸多方面顯示出“三農”問題的解決,固然有待于政策、技術的配套與跟上,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巨大的資金缺口如何解決?另一方面,城鄉不斷攀升、屢創新高的儲蓄率,又顯示投資意義上的消費嚴重不足,這又導致了農村地下錢莊的泛濫,同時又造成了越來越多的新的社會問題。因此,安貸寶啟示我們,解決傳統問題、老大難問題、棘手問題,要有全新的思路與切入點,要更多的從金融技術入手,從金融服務的創新入手,而不是一味地強調開拓農村市場多么難、農民觀念如何保守、扶持“三農”政府應該如何加大力度等等。
熟悉影視作品與雜技表演的人都知道,影視作品中的超人們飛檐走壁、騰云駕霧,全靠背上的鋼絲支撐,而不是演員們有什么特殊的反重力秉賦與配置;雜技表演也是如此,在空中身輕如燕、身手矯健的演員,同樣依靠鋼絲、保險帶的保護。影視作品與雜技如此,面向“三農”的數量正在大幅上升的貸款也是如此;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保險行業涉及的領域無不如此。有數據顯示,中國的保險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和發達國家比起來,仍然有較大的差距:日本人均保單10件,我國只有0.5件;日本人均保費每年達到10萬元,我國僅為700元。從這兩個數據就可以看出,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的空間還有多么巨大;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說,保險業服務消費者的領域還有多么寬闊;從保險業發展這個角度,也折射出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空間同樣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