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暑期找父母尋親情
時間:2010年07月12日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15分報道,暑假到了,對于數百萬河南農村留守兒童來說,也開始規劃自已的假期生活。不少留守兒童開始在親友的帶領下,離開家鄉,克服困難,前往父母打工的地方,和父母相聚,去尋找和體味平時缺失的親情。
史凡玉是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蓮花鎮中心小學三年級的一名學生。平時,只能依靠電話和父母維系感情的她,今年暑假剛一開始就規劃著,讓老鄉將她帶到武漢,去找在一個洗車行打工的媽媽來度過暑假。對于這個從五歲開始就留守在農村和爺爺媽媽一起生活的孩子來說,第一次出遠門,去到大城市找媽媽,她既興奮又激動。史凡玉說,自從知道了這個消息,一個禮拜之前她就開始激動的寢食難安,并且還給媽媽帶了一份神秘禮物。
史凡玉:我激動的一個禮拜都沒睡著覺。我送給媽媽的禮物就是金牌,我書法比賽取得那么好的成績,我想媽媽一定會喜歡的!
7月8號,記者跟隨史凡玉,還有同村另外兩個家長也在武漢打工的孩子,同赴數百公里之外的武漢找媽媽。在火車站候車室,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暑運大軍里,像這樣的“兒童團”比比皆是。來自漯河市舞陽縣蓮花鎮的郝桂梅不時地招呼身邊3個孩子喝水、吃面包。
郝桂梅:三個孩子三家的!我順便給他送過去,給他爹娘捎去。小孩可想家長,家長也想小孩,暑假到開學了才回來,去了有人在那給他補習功課。
即將見到父母的幾個孩子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想著暑假既能到大城市游玩,又能與父母團聚,他們都顯得興奮又激動:
孩子:我想爸爸媽媽,一年見他們一次。我想讓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玩。
孩子:能見到他們就很開心!昨天晚上開心的都沒睡著覺。
經過近五個小時的車程,史凡玉乘座的1627次列車終于抵達了武昌。在出站口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雖然半年多沒有相見,但是小玉還是一眼認出了親自來接她的媽媽:
史凡玉:媽!我期末考試數學考92,語文考85,這是我書法得的獎牌!
媽媽:好好好,又長高了,中!學習成績也進步了,這我也放心了。
史凡玉的媽媽楊賀三年前到武昌打工,干過家政、賣過饅頭、做過裁縫,現在一家洗車行打工。雖然收入并不十分豐厚,可因為是在老鄉的店里,相對穩定一些,所以今年暑假前,多年來只有在春節才能回家陪女兒的她,就計劃要把女兒接來過暑假。
楊賀:這放暑假來了我準備帶著她上上公園、商場,給她買個衣服,上書店給她買她想看的書,叫她也跟城里小孩一樣幸??鞓贰?/p>
初見女兒的興奮過后,楊賀告訴記者,這么多年把女兒放在家里,自已也覺得虧欠孩子很多,她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把孩子接到自已的身邊讀書。
楊賀:我在這洗車掙錢也不容易,出來打工也就是為了讓小孩過的更好,我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把小孩接到我身邊。心里也可辛酸,沒照顧小孩。但是也沒有辦法,為了出來掙點錢吧!這小孩沒在身邊我也覺得虧欠她可多!
對于母親的苦衷,史凡玉雖然只有九歲,卻顯得出奇的懂事。
記者:多長時間沒見媽媽了?
史凡玉:半年多了,我做夢都想她。平時星期六、星期天我看到別的孩子都有爸爸、媽媽帶,出去玩,放學還有爸爸媽媽接,我都可羨慕。
記者:那你理解媽媽嗎?媽媽沒陪你?
史凡玉:理解。我知道她也是掙錢讓我上學。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消息,2009年度全國農民工總量約為2.3億人,其中離開本地外出的農民工約1.45億人。外出農民工中,已婚者占多數。也就是說,有大量外出務工農民的兒女留在家鄉,與他們的父母天各一方,承受著彼此的思念與苦痛。目前河南省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近300萬人,很多孩子的家長只有過年時才能回家和家人團聚,有的甚至幾年見不到孩子。漯河市婦聯兒童部副部長李舒告訴記者,現在農村很多留守兒童都會在假期或南下或北上,去找爸爸媽媽體味親情。這對于增進親情交流、開拓視野益處多多。
李舒:孩子最渴望的其實還是父母的那種親情,是任何的關愛不能等同的??吹酵饷娴氖澜鐣ぐl他對外面世界的向往。能夠讓他知道親情之間有雙向的交流和互動,親情就是在互動之中能夠更加的升華,更加的加深,這對孩子健康成長也是一種有效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