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8 08:41:23 來源: 新華網
安心學習的大四學生越來越“稀罕
學習4年變3年大四學生“放了羊”
東北網雙鴨山12月8日訊 盡管離明年畢業(yè)還有半年多的時間,可隨著招聘季的來臨,對于本科大四的準畢業(yè)生來說,除了正在備研的,都已經坐不住了。從現在開始,他們不得不為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四處奔波,甚至導致宿舍無人的“空巢”現象。許多高校老師在課程安排上也頗為人性化,不僅課程安排不多,而且在上課期間也會為參加招聘會的學生大開綠燈。
那么,本科大四生到底在忙些什么?為什么會出現大四宿舍“空巢”現象?大學生又是如何看待“4年縮水變3年”的呢?
大四排課明顯減少
“大四都在干什么?”記者發(fā)出這樣的提問后,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但從他們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大四能坐在課堂里聽老師講課的人是少數。
一名大四男生說:“我覺得大四安排的課明顯減少,而上課的學生更少,可能學校也是為了讓我們找工作吧。”“大四只要找到工作后就是耍,爽得很!”一名已畢業(yè)的中文系學生感慨,“好懷念那個時候,沒事就睡到下午2點,常常出去耍、喝酒!還有同學分別前的不舍,讓我覺得大四是大學最美好的時光!”
“都說大四不考研,天天像過年。但是我們現在也是大四了,怎么課還是那么多啊!而且都是些很重要的專業(yè)課,一點都沒有師兄們所說的那種舒服。我想是學工科的到了大四還有好多課吧!我看到還有個工科的專業(yè)一個星期有38節(jié)課,嚇死我了,想想他們,覺得我們還是舒服點的,一個星期才30節(jié),文科專業(yè)的大四基本上沒什么課了,瘋玩。有些專業(yè)根本就沒課,他們可以出去找事做了。”一名理科學生說。
記者在一所高校采訪時發(fā)現,正在授課的教室很少有大四學生的課。在每間教室門上貼著的課程表里,大四的課多則每周十來節(jié),少則每周兩三節(jié)。
一位老師在接受采訪時坦承,班里總共有30個人,保研和考研的占了一半,剩下的都在四處找工作,每次上課能有10個學生就不錯了。他說:“不愿上課的學生除了考研類、考證類、實習類,還有一小部分是游戲類。相對考研、就業(yè)和實習,學生對專業(yè)課的學習已喪失了耐心。學校對大四學生缺課通常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會對曠課學生處分。因為不能順利畢業(yè)的學生多了,也不符合教育部門的要求。”
“空巢”主因是就業(yè)難
在計劃經濟時代,本科四年實習時間為半年。隨著大學生就業(yè)的市場化,高校紛紛進行改革,有些文科類的院系基本上都把四年的課程壓縮到三年上完,第四年讓學生去實習,寫論文,找工作。
對于高校的這些做法,多數大學生表示理解。“現在我們學校的招聘會還沒有舉辦,我們宿舍的同學除了考研的,都跑到外地參加招聘會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個個城市挨個跑。”一名計算機專業(yè)的大四學生說,大多數用人單位把招聘會安排在白天,面試也安排在上班時間,這讓大家不得不放棄上課時間,“我們也沒辦法,畢竟就業(yè)最重要,早早就業(yè),就能早早掙錢養(yǎng)活自己啊”。
師范類學生現在也面臨就業(yè)難,很多學生提前一年在物色實習學校時,就已經把就業(yè)考慮進去了。“大四除了實習,還有一些課程,可家人給我找的學校正好有一個老師休產假,就讓我提前到崗,說好如果勝任就可以簽約的。”某師范類學校的小李說,“我們在就業(yè)和學業(yè)之間的確無法兼顧,現在我每天忙于備課、寫教案、講課,寫論文都是利用周末時間,哪有時間去上課啊!”
大四課堂學生少,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考研學生人數的增加。金融危機爆發(fā)帶來的新一輪就業(yè)難,使更多的學生選擇了考研。很多專業(yè)的學生半數以上都報名了明年年初舉辦的研究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記者了解到,很多考研生為了專心備考,不僅正常的課不能上,還在校外租房居住。
學生大多不滿本科“縮水”
本科出現的4年變3年以及大四“空巢”現象,直接反映出4年的本科教育正在逐漸“縮水”。對此,大學生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贊同者甚至建議把4年直接變成3年。“因為我覺得自己年齡太大了,想早點為父母減輕負擔,早點進入社會工作實踐,早就不想上大學了,在大學里學的東西并不多,如果是3年的話,不僅能節(jié)省一年費用,或許大家能更有意識學習,利用大學時光。”鄭州大學大二學生小曾說。
鄭大學生小肖認為“兩年更好”。他說,原因是實用型學生早日進入社會進入實踐,研究型學生早日進入更高階段學習。“這種差別估計兩年就體現出來了,用不著4年。我想大學不是一個終極學府,它應該成為一個像高中一樣,向上一級教育機構遴選人才的地方。這樣,才能尊重人的選擇,也減少國家的教育成本,建議文三理四醫(yī)五。”
鄭大大三學生阿潤的觀點更為理性一些。“應該分專業(yè)吧,一些專業(yè)大四放羊,這樣還不如取消好。”
不贊成者也有自己的觀點。鄭大大二學生張叢博認為,不應該討論時間長短的問題,而是本科生教育的質量,“大四是和社會交接的緩沖,不是能學到什么,重要的是有一個固定的住宿地。很難想象,沒有大四,租房而居的‘蟻族’畢業(yè)生會有多么龐大。”
鄭大大三學生于珍說,大四有大四的事情。畢業(yè)論文、考研、找工作,課程多少顯得不太重要了,“縮水成3年,誰來保證本科生的教育質量,我們不要快餐式教育”。
“就機械專業(yè)來說,由5年壓縮成4年之后,因為缺少一年的實習時間,畢業(yè)生實際動手能力偏弱。本科生有時還不如專科甚至技校的學生,壓縮成3年工科基本上就不用開了。3年培養(yǎng)出來的本科大學生還不是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半成品?”鄭大機械工程學院已經畢業(yè)的2005級學生王化超說。
鄭大大二學生劉曉陽說:“我感覺咱們需要學的東西很多。雖然課很少,但是大學所學到的東西很多都不是從課堂上得到的,比如從圖書館就能得到很多知識。對于愿意學習的人來說,4年的大學一點也不長。所以,不能縮短大學時間,最重要的是激發(fā)起大家的學習意識,珍惜大學生活。”
還有一些學生建議,本科也應該像碩士研究生改革那樣,有3年的,也有兩年的,讓學生自己選擇。
來源:雙鴨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