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改變命運法
2011年6月29日
錦盒送來,適值毗舍離供佛在家,以為王送物助供,急欲拆閱,遭佛阻止,并于飯后說無常苦空法,時毗舍離得阿那含果。因已斷除愛欲,雖獲悉諸子被害,不至懊惱。婦家親族,惱王無道,濫殺善人,于是大動干戈,向王大興問罪之師,王見群情涌,急往佛所走避。
佛為眾人說出慘劇之前因后果。緣于過去有三十二人盜得一牛,牽牛至老母處,老母大喜,準備宰殺屠具。牛跪乞命,諸眾卻無意饒命,「汝今殺我,我于來世,終不放舍。」佛告阿難:「彼時牛身,今波斯匿王是,諸盜牛人,三十二子是,彼時老母,今毗舍離是。一次殺業,多劫多生,加利償還。老母助惡,每次惡報,必與彼有關,凄慘致命,今生聞法,幸得解脫,證阿那含。」爾時婦家親族聞佛所言,平息瞋火,各作是言:「此人殺報,原由自種,僅殺一牛,今尚如此,何況多殺!」諸眾遂皈依佛法,持不殺戒。
這證驗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之定律。
結語
袁了凡先生遇到了精通「皇極數」的孔先生,把他一生的命運算得非常準確,并要將此法傳給他。皇極數者乃《皇極數經世書》,是邵康節先生的著作,被列載《四庫全書》里。內容是依照《易經》的理論來推算命運。
《易經》是古代的哲學書,其哲理深奧,著重道德倫理的教育、數學的探討。《周易系辭傳》說:「大衍之數五十,共享四十有九。」由此筮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以表萬物之數。于是組成三百八十四爻,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藉其千變萬化,可以推算陰陽不測的事,知道過去未來的一切事相,這是數學的妙用。從個人、國家、以至世界的變化,都可以從里面推衍出來。所推衍的可以說是自然因果律。云谷禪師教袁了凡先生行大善以改變命數的方法是超越數量,這超越數量就打亂了陰陽氣數,所以它就沒有辦法推斷。它能推斷的是常數,不能推斷變數。常數是定數。
《易經》曉得有變量,是因為人的心容易受環境改變,善念心起是加,惡心起是減,數字時刻在變化。如變化幅度不大,命運就被算得很準確。這的確是一本很了不起的著作,其目的是教人趨吉避兇。這種高超數學,唯圣賢使用方不會令其變質。很可惜現在幾乎變成是江湖術士看相算命的書。所謂君子問兇不問吉,知道災難將降臨,以忍讓慈悲心做好迎接的準備,可令重罪輕報。變量是自己創造的,要改變先要修善心。
修善是學佛的基本功夫,佛門初階是止惡揚善。勤修善業除可得人間福報之外,死后更可以生天享福,但這都不是究竟的,天福享盡還是會墜落,再受輪回之報。
我大覺世尊以大事因緣出現于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余會,根據不同人的根性,宣說不同的法門,其目的都是為了度眾生了生脫死,跳出輪回。
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皆因業報而生,在過去無量生死以來,每一世都做種種業,依報再在生死中流轉。人為什么會生到這個世界呢?都是為報怨、報恩、討債、還債而來的。其實人生短短數十寒暑。都是苦多樂少,浮生若夢,人命無常,何堪留戀?但世人偏愛追名逐利,貪生怕死,喜以苦為樂。宜及早回頭。老實念佛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不再受輪回之苦。然,如何能超凡入圣,轉迷成悟,了生脫死,不受輪回呢?首先,要依法修行。
何謂修行?修行就是修我們錯誤的行為,以期達到身、口、意清凈。即身不行殺生、偷盜、邪淫;口不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心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之念,放下妄語、分別、執著。三業清凈再輔以念佛,佛號綿綿不絕,行、住、坐、臥凈念相繼,自然達到一心不亂。《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念佛一法八宗共修,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至等覺菩薩,下至薄地凡夫皆可成就之方便法門。
印光大師云:「念佛定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此語誠實不虛,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阿彌陀佛闢此簡易方便法門接引眾生,是為易行道。可見持名念佛之功效殊勝。要想永離五濁惡世,別無快捷徑可走,惟有實實在在老實念佛。
袁了凡先生改變命運的方法是修善斷惡,便可獲得人間五福,這是世間法,到底都是不究竟的。世間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云,正如俗語說:「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古來英雄豪杰,于今又安在?何如我佛如來法,無拘無束,普度有情,同登彼岸,共證真常,永享涅槃靜域。所以我們要學習佛教的改變命運法,逃出生死輪回,尋求永遠的自在快樂,才是真正的扭轉命運法。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