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菊香 發布時間: 2007-01-08 光明網
新年到,鄞州區的老年人又有“新福”了。根據區政府日前出臺的老年人養老保障實施辦法,從今日開始,區內所有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及以上,且2006年12月31日在冊戶籍在鄞州區的人員,如果沒有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等社會養老保險(障)待遇和國家、省、市各類生活補助的,可在繳納一定比例的費用后,享受每月280元到380元的養老保障(2007-1-1《寧波日報》)。
新年第一天翻閱新聞,便看到這則好消息,頗感興奮。我不禁為能生活在鄞州區的老年人們感到高興。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會時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與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中國幾千年來被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但是,因為諸多原因,現在許多地區的一些老人卻在晚年時期的生活難于得到保障。現在,由政府出臺政策,鄞州區打破城鄉地域的疆界,為老年人提供了物質上的保障,這怎能不說是件值得令人振奮的消息呢?
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這是關系到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大事。西歐一些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從搖籃到墳墓”都能享受到高額福利及保險待遇,是很為我們羨慕的,但由此卻也滋長了一些人的懶惰和增添新的社會不公,使許多努力工作的人心理不能保持平衡,這些國家因此而正在采取措施改革弊端。我國因為歷史原因,在社會保障方面還大大地落后于國外某些發達國家,現在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積極著手進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已初見成效。這次鄞州區打破城鄉地域的疆界,不管你是城鎮戶口還是農村戶口的附合條件的老年人,只要上交一定費用后,均能享受到一定額度的養老補貼,這不僅為生活在這個區內的無論有無子女的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時為需要贍養老人的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子女們分擔了一部分物質上的責任,更為我國逐步跨入老齡化國家提供了養老方面的新經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個人都有年老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和快樂。但如果沒有物質上的保障,則這幸福和快樂就無從談起。現在市場經濟時期,社會競爭和社會壓力較大,醫學的發達,老齡人群所占的比重進一步加大,我國又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如果單單依靠子女們來贍養老人,其所負的責任和所承擔的壓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只有逐步完善社會保障系統,讓全社會一起來關心老年人的生活,讓全社會共同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才能真正地讓老年人能安心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子女們則會更加安心于自己的工作,我們的社會生活才會更加穩定、和諧、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