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場性騷擾男受害者增加 | ||
2007年03月16日 來源:新華網 | ||
![]() | ||
![]() | ||
|
|
通常人們認為性騷擾的受害者為女性,因為不少女性都有在辦公室遭遇性騷擾的經歷。但法新社14日援引美國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的統計數據說,越來越多的美國男性投訴稱自己在工作場所遭遇性騷擾。 投訴增加
專家稱,雖然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公布的數據并未指明實施性騷擾者的性別,但典型的情況是,對男性實施騷擾行為的人同樣是男性。 “工作場所目前正在發生一些變化,由于男性對男性的性騷擾事件有所增加,(員工投訴機制)鼓勵男性職員勇敢提出投訴,”性別公眾宣傳聯盟的丹尼·貝克對記者說,性騷擾投訴者和實施者通常都是異性戀男性,這與一些專家的預測截然相反。 貝克補充解釋說:“在很大程度上,這與性別特征的固定模式息息相關。”例如一名男員工可能被另一名較為女性化的男同事騷擾,但這并不是因為實施騷擾者的性取向有問題,而是他想以此表現出自己的陽剛一面。 防御措施 貝克和其他專家認為,雖然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接到的性騷擾案男性投訴者越來越多,但這僅僅意味著性騷擾受害者更愿意把自己的遭遇講出來,而性騷擾事件數量并未明顯增加。 根據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的定義,性騷擾指“不受歡迎的性殷勤、性寵愛要求以及其他性言行”。該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上指出,性騷擾形式正趨于多樣化,包括受害者和實施性騷擾者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受害者不一定與實施性騷擾者性別相異;實施性騷擾者可以是受害者主管、雇主代理人、其他部門主管以及同事等等;受害者不一定是直接被騷擾者,也可以是被性騷擾行為影響的第三人,等等。 對遭遇性騷擾的職場人士,專家也提出一些建議,如受害者應該直接告知實施性騷擾者其行為不受歡迎,必須立即終止;雇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性騷擾事件發生,等等。 職場歧視 除性騷擾事件外,歧視是職場人士必須面對的又一問題。 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的統計顯示,2006財政年度,約7.58萬人投訴遭到私營雇主的歧視,這是投訴人數自2002年以來的首次增加。 職員受歧視的類型多種多樣,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種族歧視,此類投訴約占總投訴量的36%。其他人分別因為報復、年齡、殘疾、國籍和宗教等問題在工作場所受到歧視。 “這些數字顯示,在21世紀的工作場所,歧視現象依然存在,”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主席內奧米·厄普在聲明中說,“目前委員會正繼續與股東們磋商,敦促他們出臺新策略以阻止在工作場所發生歧視。”(李曉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