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收到入學通知書的同學已經收拾好情緒投入世界杯的夜宴了。當然也有人像我一樣重新一頭扎進這個夏天的火熱空氣中,繼續朝九晚五。
周五發布會上紅心亮起的剎那,網站宣傳片的音樂響起,記憶中那個黃色的小翅膀飛過麥田和草原……我也真的有些被自己感動。從開始到現在,熱情低了又高,心緒亂了又平。說不上百轉千回,那起伏也的確能讓我由這一小小片斷看到生活的整體規律。
我想起之前看過臺灣清華機電老師說過的關于前途選擇的文章。他的話給當時暗淡的考研過程點起了一盞燈,雖然考試結果不理想,卻依然讓我獲益良多。
話題的大體意思就是對人生選擇的焦慮。我十分贊成他認為焦慮純屬莫須有的觀點。的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屬于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于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幸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當我們面對兩個可能的方案,而焦慮的不知何所抉擇時,通常表示這兩個方案可能一樣好,或者一樣壞,因而實際上選擇哪個都一樣,唯一的差別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讓我們焦慮得厲害的,其實差別越小,愈不值得焦慮。反而真正有明顯的好壞差別時,我們輕易的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墒俏覀儏s經??床坏介L遠的將來,短視的盯著兩案短期內的得失:想選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處;想選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處。如果看得夠遠,人生常則八,九十,短則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關系?人生的路這么多,為什么要老斤斤計較著一個可能性?
往往在計較的同時,我們錯過了積累努力的時間。而沒有積累,即便是得到了所謂的最優選答案又如何呢?選擇不過是一件事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人生的得與失,有時候怎么也說不清,有時候卻再簡單不過:我們得到平日累積的成果,而失去我們不曾努力累積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后該得到的不會少你一分,不該得到的也不會多你一分。
我們常常會問自己:現在的困境你是否過得去?怎么過去?答案就是這一句: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有劇烈的起伏。同時我也相信:屬于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于我們不該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我們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會是寬廣而長遠,沒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沒有什么好焦慮的了。
以此作為我們可以共勉的,好么?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積累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