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
妻子被人打傷后無錢治療,黑龍江男子湯敬巖用兩輪板車拖著妻子來到北京求醫。7月3日,該男子稱整個行程約3000里,耗時43天,走爛了兩雙鞋。(7月4日《新京報》)
在交通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坐上高速奔馳的列車直上世界屋脊。可是,有人千里迢迢地赴京求醫,卻只能用板車這種最原始的交通工具。飛機、火車、汽車,種種方便快捷的現代化交通工具都與他們徹底無緣。
湯敬巖的經歷讓我想起了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圖海納提到的斷裂的社會。他說,今天的法國就像一場馬拉松賽一樣,每跑一段,都會有人掉隊,即被甩到了社會結構之外。被甩出去的人,甚至已經不再是社會結構中的底層,而是處于社會結構之外。圖海納所說的這種現象,實際上也正在今天的中國發生。湯敬巖夫婦就是被甩到社會結構之外的人。他們無緣享受現代社會基本的文明成果:便捷的交通工具,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以及完善的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他們已經處于社會結構之外了。
值得注意的是,湯敬巖夫婦并不是個別現象。媒體最近就報道過,陜西省淳化縣的一位母親,推著輪椅上的兩個下肢癱瘓的女兒,5年徒步走了3000多里赴京求醫。類似的事情,在北京經常發生。實際上,我國農村中相當多數的家庭都處于類似的境地,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或人禍,就能讓他們遭受滅頂之災,使他們成為現代社會的棄兒。
正如社會學家孫立平所指出的,在斷裂的社會中,不同的部分幾乎是處于完全不同的時代,他們之間也無法形成一個整體的社會。今天,有的人可以乘坐21世紀最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各地飛來飛去,有的人卻只能坐著幾千年前就有的板車赴京求醫,我們能說他們處在一個時代嗎?
現代社會遠比原始社會要文明、發達,表現之一就是,當個體遇到天災人禍之時,他們能及時得到制度化的救助,不至淪陷到過于悲慘的境地。對于湯敬巖夫婦及類似的家庭,人們有道義伸出援助之手,政府更有責任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及時地予以救助。而不是開具一紙證明,讓他們自謀生路。
我們的社會正處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現代化不僅僅是修建更多的機場、鐵道和公路,不僅僅是修建更多的高樓大廈和廠房,更需要在社會制度上與時俱進,建立城鄉一體,覆蓋全國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所有國民都能享受同等的權利待遇。如果不能順利地實現這種轉變,就算空有一個現代化的外表,我們還是處于一個斷裂的社會之中。 作者:莫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