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林松 (07/01/11)
印度是一塊充滿神奇、讓人回味的土地。短短三個多月的AIESEC實習交流期間,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印度濃厚的傳統色彩。
印度人信奉的還是以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為主,而無論是什么宗教,印度人對于宗教的信仰都是十分虔誠。曾經一段時間我有一位印度室友,他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每回吃飯和睡覺前都會跪坐閉目行祈禱禮一分鐘,而且還是堅定的素食主義者。我實習的公司是一家軟件架構公司,據同事告訴我,每天大老板上班的時候都會行一次簡單Budha(一種宗教儀式)。在一次Ganesh(印度最受歡迎的神)節日的時候,公司員工都參與了在公司里進行的Budha,規模不大,卻讓我深刻地感受了印度的宗教文化。寺廟的數量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這種文化,在我居住的城市班加羅爾每走幾個街道就可以發現一座小寺廟。
印度的經濟在飛速增長,但他們的傳統文化卻沒有隨之發生劇變。最明顯的一個特征是,印度人大多都保留著傳統的衣著風格。尤其是女性,她們每天穿著“紗麗”工作、生活,在現代生活環境里別具風情,有一位芬蘭的AIESEC實習生,她在一所當地學校當老師,就必須每天穿傳統服裝上課。而男性則比較“現代”,也許班加羅爾是IT城市的緣故,男性們幾乎都是牛仔褲加格子T恤的風格,傳統穿著還比較少見。而穆斯林人就一直保持傳統服飾,女性是黑衣加頭巾,男性是白衣加帽子。所以當我走在大街上時,就驚嘆于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如此和諧地交融,以至于突然有一種離奇的想法———如果在中國我們都穿著唐裝上班下班,會是怎樣一種景象呢?
印度的傳統色彩還表現在“封建思想”上,事實上印度人持有一種比較保守的倫理觀念。譬如,從我認識的印度朋友中了解到,印度人的婚姻很多還是包辦婚姻。跟我在一塊實習的一位印度裔德國女孩的父母就是在毫無認識基礎的情況下結婚的;另一位年輕的女同事的家庭也在積極地為她的姐姐找對象,她說只有等她姐姐嫁了出去才能考慮她自己,然后是她妹妹。更讓我吃驚的是,她們告訴我在法律上政府是不允許離婚的,而且傳統禮節上,當女方嫁到男方家的時候,女方家庭需要支付給男方一筆費用。盡管這些傳統文化都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新一代開始逐漸改變一些觀念,但這樣的傳統還是占據主流。
■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03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