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學院新聞系四年級女生王薊,歷時一年半編寫了12萬字的性教育讀本。此事經新華社等相關媒體的報道后引起關注,江蘇文藝出版社在本月底將這本性教育讀本以《玫皮書 性成長自助手本》之名出版。
這件事情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疑問和爭議,比如為什么王薊要做這件事情,她來寫這樣一本書是否準確,書中內容是否適合學生閱讀……昨天,本報記者對王薊進行了專訪。
怎么想寫這樣的書
“人流,高中的時候,我的好朋友懷孕了。”
記者(以下簡稱記):這本書要月底才能面市。就我目前了解到的,這本書內容很廣,比如在《你是健康最好的守門人》這一章節,講述了“欲望的排解”、“一夜情的危險”等;在《孕育本是多么莊嚴的事》這一章節中,談到了“低年級同學中流傳的關于懷孕的錯誤信息”、“常用避孕方法介紹”等;在《學會愛,學會痛》中,談到“女孩子怎么面對誘惑”等。在讀大二時,你為什么想到寫這個“性教育讀本”,觸動你的事情具體是什么?
王薊(以下簡稱王):人流。高中的時候,我的好朋友懷孕了。我陪她去醫院,在那里讓我震驚。上大學時身邊的女孩子不停有人做人流,都是我去陪同。我每次都要講解很多,比如人流原理和準備事項,比如安慰心靈和產后護理……為了避免重復勞動,最后索性整理成文字。
我知道有些人上黃色網站了解性知識,有些人從雜志上了解性知識。我們學校里發了一本《大學生心理》的書,涉及性知識的內容并不多,而且非常教條,索然無味。我覺得雜志上的內容并不完全適合大學生,更適合婚姻生活中的人們;而一些報刊上的大學生性知識,內容比較“散”,在道德方面探討得不夠深入。
是如何理解“性”的
“我認為,性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東西。”
記:生活中你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是否比同齡人前衛或者開放一些?你是如何理解“性”的?
王:相比同齡人,我不存在更前衛和開放的想法。在我心中,性不僅僅是性交。如果性就是簡單的性交,那么人和自然界的低等動物有什么區別。如果性教育就是避孕知識灌輸,那么倫理和道德又從何存在。我認為,性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東西。從3歲孩子的性別意識,到原始人類的生殖崇拜;從繁衍后代,到肉體享受;從精神愉悅,到道德意識……
而且,既然性是廣義的,是到處存在于人們生活中的事物,那么,性教育就不是一件單薄的事。“性教育”應該包括哪些問題?我認為性教育歸根結底是一種觀念教育。主要是道德觀念。只有在正確的觀念之下,才能夠真正保護自己。現在很多學生都會用避孕套,但是每年的未婚媽媽還是有增無減。這是為什么?說來道去,再灌輸大量的性知識,沒有觸及精神層面,就是性教育的失敗。希望大家能用對待道德的態度對待性教育。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