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4日
從微博上看到這篇關于冥想的文章。寫得非常好,結合解剖知識,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上莻€圖片形式,不能直接轉載,我就自己碼出來吧。
漢字里“冥想”兩個字的意思是“閉著眼睛進行深思”。充分緩解身體和心靈的緊張,沒有任何感情波動,靜靜觀察心靈深處的變化,繼而感知變化,讓自己完全進入到一種忘我的境界,深切感受到心靈深處的平和與安定。
為什么冥想能緩解壓力?這是因為呼吸的調節(jié)、身體的放松確實能夠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如果放慢呼吸,心臟適應其速度后,就會隨之放慢跳動節(jié)奏。而心臟的每次跳動都會使流通全身,跳動的頻率放慢,對腦部的供血也會改變,從而實現(xiàn)對情緒的某些影響。冥想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tài)而增強良好狀態(tài)。
冥想時,也許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努力調節(jié)呼吸,也許采取某些身體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冥想并沒有多么的神奇,只是能夠使人們更好地進入“入定”狀態(tài),從而達到真正的靜,進而達到緩解壓力,改善情緒的效果。
冥想是一門意境藝術。其實每個人都有專注的時候,只是大多數(shù)人容易被瑣事擾亂而變得三心二意、浮躁不定。專注的人往往能夠有所為有所不為,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追求的事情上。只有一心一意、全神貫注才可以靜心冥想,才會達到更高的境界!
現(xiàn)代人的代表性疾病就是各種生活壓力,因為壓力我們變得煩躁不安,進而導致各種疾病。而冥想是治療壓力的一個好方法。一個人冥想時,會暫時遠離現(xiàn)實世界的繁囂,找回心靈深處的平靜和集中。在這過程中,不僅心靈得到了最大的安定,身體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找回了身體的健康和平衡。
冥想的第一階段是將心靈集中到一處,讓自己保持鎮(zhèn)定狀態(tài),不為外界的刺激而動搖,持續(xù)進行著心靈深處的冥動。第二階段是心靈逐漸變得平穩(wěn),繼而感受到純粹和明朗。最后,心靈完全失去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感,進入渾然忘我的真空狀態(tài),和宇宙合而為一。即,宗教上所講的解脫。
冥想過程中的腦波會變得安定,心情逐漸變得平和,全身肌肉變得放松,不知不覺地改善平時不好的性格和行為,讓自己更客觀和安定,而且記憶力、思考力、創(chuàng)造力都會有所提高。長久的冥想能夠產生更高的警覺,更有效的心智,更敏感的知覺。
有些人從冥想得到很深的感應和心靈的成長。冥想是一種感受,是由心靈的作用去影響身體,使其得到益處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悟”的過程!每一天留給自己一點時間、一個空間,讓自己沉浸在冥想的快樂之中。
冥想是一種對生命系統(tǒng)能量釋放,重組、修復、優(yōu)化的綜合過程,經過冥想透徹洗禮的生命會更加平和與寧靜,對整個機體有著意義深遠作用的寧靜狀態(tài)。高級冥想是進入靜定狀態(tài),即意識不到自己的肉體在呼吸、自我精神和心性的存在。進入了無限廣闊的寧靜世界。即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一天工作之后靜靜地坐著,將身體安頓于一種平穩(wěn)、寧靜、舒適的姿勢之中,誠實自己的意念,然后將意識集中導向無限的本體之中。就像是凝神閉目在暗夜的森林之中,用心去感受泥土、樹木、枯葉、流水、鳥啼、蛙鳴、微風,聆聽身、心的竊竊私語,使你了解你體內發(fā)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