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專題介紹
14-30-43-89-136072
 
婦女節來近,各品牌營銷也隨之拉開帷幕。
 
為了打響這場硬仗,商家們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商品頁面介紹、推廣海報、回饋短信......形式百花齊放,可當“女神”二字直沖眼簾時,毫無疑問都注定了這場營銷的失敗。
 
圖片1
 
不知從何時起,名為婦女節的日子,婦女反而習慣了“隱身”。
 
或是因為“婦”字刻板印象中的老態。
 
古漢語中已婚為婦,未婚為女的說法,讓很多未婚女性不愿被歸至“婦”字行列。
 
又或是因為“婦”字在封建時期延伸出的貶義。
 
如“長舌婦”“婦人之見”“婦人之仁”......甚至某些名著中也寫有對婦人的羞辱。
 
于是,婦女節開始走向“神化”。
 
這里的“神”無非是一種對身材形象的夸贊。
 
雖內涵淺顯,但與以往“婦女”之稱相比,女神如自帶光芒一般存在,在這束光的吸引下,不少人習慣了以“女神”自稱,不少商家也投其所好般以此刺激女性消費。
 
這種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圍,實際真的合理嗎?
 
距離中國首度公開三八婦女的1924已有99年,近百年時間,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但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路。
 
圖片2
 
20世紀初,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廉價的薪資使得各類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1859年,她們又組織了第一個工會。
 
在此后的幾年里,每年3月8日都會進行游行活動,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她們為女性權益奔走吶喊。
 
她們要求縮短工時提高報酬,她們要求不能雇傭童工,她們提出“面包和玫瑰”的口號......
 
1910年8月,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第二次社會主義者婦女大會上,3月8日被定為“國際婦女節”。
 
這個節日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婦女為爭取自由平等所進行的斗爭十分漫長,是因為它打破了性別偏見的桎梏,掙脫了長期以來的脖頸枷鎖。
 
圖片3
 
而今天被熱捧的“女神”,她們擁有與生俱來的光環,壓根不用吃苦、抗爭。
 
女性力量得以凸顯、婦女被歷史銘記、婦女撐起半邊天......這些靠的是一群積極追求平等權利的勞動婦女,她們肉體凡胎,沒有“神”的光環。
 
但我們應該記住,記住這些曾推動時代車輪前進的勞動婦女。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女性權益保障的道路于今天而言,依舊任重道遠。
 
圖片4
 
這幾天,有博主在短視頻平臺曬出自己中科院博士畢業的視頻,視頻畫面中,博主身穿紅袍笑容燦爛,儼然一位智慧與美貌兼具的高知女性形象。
 
本以為評論區會寫滿贊美,不成想點開卻是:
 
“真有這么漂亮的博士?”
 
“中科院博士很水很水,多少博士論文經得起復查......”
 
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女性的優秀往往伴隨著質疑,在學業事業上出類拔萃,會被揣測有不為人知的內幕,可如若混得不好,直接就進入群嘲階段:“女孩就是不行。”
 
看似平權的時代,人們對女性的惡意其實依舊無處不在。
 
穿短裙成為“活該被騷擾”的理由;
 
紋身染發就是不良少女的標簽;
 
素顏出鏡被嘲長相丑陋......
 
當一系列揣測接踵而至,不管多獨立智慧的女性,都或多或少承受著性別的壓力。
 
一句立足偏見、刻意迎合“女神”,不僅無法助力女性與性別斗爭,反而會阻礙社會進步和女性平權的推進。
 
二百余年前,巴黎婦女高呼“自由,平等,友愛”,走上凡爾賽的街頭爭取選舉權。
 
百年間女性的吶喊從未中斷,聲音傳送到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我們聆聽著前輩的故事,要承接起勞動婦女偉大力量,在繁雜的信息網絡中淡化非黑即白的極端效應。
 
無論是學有所成,還是遺憾青春;無論是志在遠方,還是安居一隅,都不要聽從世俗的閑言,世界很大,你有做自己的自由,過你認為值得的一生。
 
圖片5
 
新華字典中,婦女的定義是成年女子的統稱。
 
司法解釋里,14歲以上的女性均被稱為婦女。
 
婦女,從不是一個年齡段群體;而是現實生活中的你我她,只有正視婦女,正視婦女節,才是真正的致敬女性力量。
 
    
  
     
 
 
     
 
 
 
圖片報道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