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專題介紹
14-30-43-89-136072

你有沒有被孩子某一句話中傷過?

河北廊坊一位媽媽在社交平臺發布了段兒子爸爸教育兒子的視頻。

起因是兒子在學校看到同學的媽媽很漂亮,想到自己的媽媽既不穿裙子也不化妝,心里便有了情緒,繼而開始嫌棄媽媽不漂亮。

媽媽聽到兒子的嫌棄后沒有多說什么,但一旁的爸爸卻坐不住了。

他朝著沙發上的兒子說道:“咱帶你媽媽去買化妝品去,什么都不給你買,我讓你看看你媽媽漂亮不,你媽媽應該在你心中是最美的女人,你媽媽就是漂亮......”

圖片1

來源:@雄婉 抖音視頻截圖

在爸爸一連串的教育中,孩子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事后孩子爸爸表示當時聽到孩子的話時很生氣,孩子媽媽日日夜夜那么辛苦將他拉扯大,怎么能嫌棄她不漂亮。

圖片2

來源:抖音網友評論截圖

該視頻一經發布便引發討論無數,有人贊揚視頻中的爸爸是一個合格的丈夫,有人力挺他及時教訓兒子的行為,但也有不少人對此進行了吐槽批評。

他們認為這位爸爸表現得過火了,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能有什么壞心眼,童言無忌聽聽就過去了,何必在那上綱上線。

童言無忌,如今這個詞好像變得泛濫起來,家長把它當作“保護”的利器,孩子把它當作口吐污濁的底氣。

于是,孩子口中那些不禮貌的、粗俗的、不雅的話語,在一個又一個“童言無忌”的庇護下光明正大地存在著。

可童言無忌是什么,它真的是一切兒童言語的保護傘?

自然不是,孩子可以童言無忌,童言無忌不代表童言無錯,更不代表父母可以由此放任這種脫口而出的錯。

圖怪獸_2c52455558de6be6f707d7c39bab0fd6_91286

來源:圖怪獸

想起前段時間有網友分享的一段經歷:

那天她正在地鐵上刷手機,到一站地后上了個五歲左右的孩子,上車后她并沒有找位置坐下,而是跑到這個網友面前,冷冷地說了句:“你真難看。”

被驚到的網友先是一愣,之后本著“自家孩子不管教別人來替你管教”的原則,對女孩進行反擊:“你更難看。”

女孩呆住了,可能平日里她說過別人后,無人會反駁,今天卻碰到了“硬茬”。

就在女孩不知所措時,一旁的媽媽趕忙接過話來:

“她又不是故意的,這么大人了跟個小孩計較,至于嘛。”

說罷便帶著女兒去了另一節車廂。

這樣的做法看似護住了女兒,卻實則為她的以后埋下了深坑,孩子今后可能會因此更加肆無忌憚,仗著“我是小孩”而出口傷人。

從這件事情中,我們也發現當下家庭教育中語言教育存在嚴重漏洞。

小時口無遮攔,父母覺得無妨等大了就好了,長大了孩子還沒學會好好說話,父母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糾結問題到底出在哪。

其實,問題出在了自己身上,孩子之所以變得這樣,父母難辭其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說一些不太禮貌的話,畢竟他們對世界認知尚處于淺薄階段,說話用詞不當也屬于正常現象。

但在孩子說出不當的言語后家長的態度和舉措會決定事情的走向。

有父母在以童言無忌辯解無果后仍選擇袒護,覺得就算說了難聽的又怎樣,孩子是誠實的,不讓他這么說豈不是讓他撒謊。

如此下去,父母和孩子都會陷入一錯再錯的境地,到時再想挽回又談何容易。

圖怪獸_358fdee71d59fcf6fcfdc7fc36742e27_29015

來源:圖怪獸

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語言學家。區別只在于幼小時期是否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注和引導。”

所以我們在察覺到孩子表達不對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制止,不要任由其圍繞不恰當的觀點繼續闡述。

同時要在生活中教孩子如何正確的表達,比如多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比如告訴他們要把握分寸,掌握尺度,比如讓他們輸出觀點時學會換位思考......

而針對上述將‘好好說話’曲解為‘讓他撒謊’的現象,家長們也無須過多疑慮,要知道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并不是慫恿他撒謊只說好聽的。

舉個例子,帶孩子去好友家聚餐,朋友忙前忙后張羅了一大桌,但飯菜的口感孩子并不喜歡,就嚷道:“好難吃,我不吃!”

不合孩子口味是事實,孩子也是如實表述,但這就意味著說的話沒毛病了嗎?

在這件事情中,孩子只看到了飯菜不合自己胃口,卻沒有看到別人準備餐食過程中的用心和勞累。

“好難吃,我不吃!”一語確實足夠心直口快,但這種心直口快會在無形中傷了人心。

這時,我們不妨教他換種說法去表達,比如“我現在還不太餓”......總之要讓他們知道說話做事不要只以自己為中心,還要考慮到別人,要有同理心。

可能也會有父母覺得語言教育這些東西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過于復雜,教了他們也不一定懂,更不一定會用。

但實際上,讓孩子掌握正確表達的方法且能做到活學活用也并非難事。

語言環境對于幼年兒童而言至關重要,大人待人接物的口吻、父母雙方日常的溝通等都影響著他的語言體系。

如若身邊大人慣說臟話、亂開玩笑,那孩子也大概率會被傳染;如若大人言語有禮、談吐有度,那孩子言行舉止間也會散發文明氣息,此時家長再配合一些相關引導,那孩子必然會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

英國詩人本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

對一個孩子而言,會好好說話是他的家教的體現,更是未來幸福生活的關鍵。

而對于從孩子口中講出的那些惡語,我們也不要再把“童言無忌”掛在嘴邊了。

畢竟一把刀鋒不鋒利,不是看它被拿在3歲小孩手里,還是成年人手里。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217

圖片已注明出處,版權類圖片獲得正規授權,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

 
 
圖片報道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