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桂林一女大學生為保護同學被刺8刀的新聞震驚全國。
“擋刀女孩”崔譯文的故事也隨即傳遍大街小巷。
來源:央視網2019年相關報道
如今,四年多過去了,這個女孩近況如何呢?
其實,事件發生后這幾年,女孩不斷向外界傳來好消息:
身體恢復健康、重新回到校園讀書、榮登中國好人榜......
今年,杭州亞運會火炬“薪火”在浙江寧波傳遞,她作為第3棒火炬手亮相;
今天,“替同學擋8刀的她成了人民警察”的話題登上全網熱搜并引發點贊無數。
來源:中國青年報微博視頻號
在官方發布的最新視頻中,我們看到了身著警服英姿颯爽的崔譯文。
她依然那么愛笑,就像個溫暖人心的小太陽,單是隔著屏幕都讓人心生明媚。
有網友說以前見到燦爛明媚的姑娘總覺得她們是在別人保護下幸福長大的;直到崔譯文出現,才恍然明媚的姑娘并非溫室里的花朵,她們也是保護別人的英雄。
是啊,再次回想4年前那個夜晚,我們佩服崔譯文勇氣的同時也依然為她捏把汗。
2018年,崔譯文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錄取。
對于努力好學的她來說,前路應該一片順遂美好。
可誰也沒想到,她的人生會與一起意外相撞。
來源:圖怪獸
2019年3月10日,晚自習結束,崔譯文和室友小方(化名)像往常一樣結伴回寢室。
路上倆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聊天中,小方說起來自己感情上的煩惱。
表示自己在察覺到和男友梁某性格不合后打算分手,但這不僅遭到了梁某拒絕,還對自己進行糾纏......
正聊此事的倆人,并未意識到此時梁某已在暗中盯上了她們。
在崔譯文和小方即將到達寢室時,手拿長刀的梁某突然叫住了小方。
在小方回頭看向聲源時,崔譯文意識到這個男生要向她們沖來,就本能地將小方護在自己身后,讓小方快跑。
梁某沒想到崔譯文會擋在小方前面保護她,在刺中兩刀后才發現傷錯目標。
憤怒中的梁某推開崔譯文,追上小方后繼續揮舞手中的長刀,向小方連續砍刺。
看情況危急,崔譯文顧不得自己受傷的身體,她用盡全力站起身來,再一次將小方護在身后。
這一次,她被砍6刀。
隨著圍觀人群的增多,梁某也稍微恢復了清醒,意識到闖下大禍的他,匆忙逃離。
在被送入醫院后,得知當晚醫生數量有限,崔譯文果斷表示自己并不嚴重,希望醫生先救治她的室友。
在她的堅持下,醫生先對小方進行了救治,而當救治結束準備給崔譯文進行手術時,醫生驚訝的發現她的傷勢其實要比小方嚴重得多。
崔譯文累計被刺8刀,其中三處為貫穿傷,出血情況十分嚴重,由于失血過多手術結束時已陷入昏迷。
第二天一早,崔譯文父母趕到醫院,看到昏迷中的女兒,不禁失聲痛哭。
三天后崔譯文蘇醒過來,看到陪在身邊的爸爸媽媽,這個堅強的女孩再也忍不住,淚如雨下。
但很快,她就收拾好情緒,不僅沒有被病痛打倒,還一直笑著安慰別人。
記得當時互聯網上大家都在震驚感慨:
“到底是什么樣的勇氣讓她沖上去為別人擋刀?”
“又是什么力量讓她不怕病痛,這么樂觀......”
在眾人直呼不可思議的同時,也有人表示或許是她的家庭早已為她注入了不平凡的基因。
果然,我們從崔譯文的家庭中找到了答案。
1999年,崔譯文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個軍人家庭。
其父親擔任某海軍修理所指導員,在崔譯文心中父親一直都是自己引以為傲的偶像。
來源:美麗浙江微博視頻號
2001年,父親和戰友在一次執行任務中遇險,眼看一旁的鋼纜即將斷裂,他快步沖去一把將戰友推開。
戰友得救了,而他卻被鋼纜砸暈,后經三十多次手術才得以脫離危險,但也留下了終生的五級傷殘。
面對如此打擊,身為軍人的父親沒有泄氣,而是告訴自己無論多難,只要堅持總能站起來。
經過不懈努力,2004年他告別輪椅,雖不能完全著地但也重獲了行走的能力。
而在父親治療康復期間,崔譯文的母親則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
壓力雖大,但她從未有過抱怨或氣餒,她四處借錢著手創業。
在母親穩健地經營下,不僅成功償還了債務也讓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崔譯文,從小就是個善良懂事的孩子。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什么樣,孩子就是什么樣。
這話放在崔譯文身上,感覺再合適不過了。
爸爸的英勇無畏,媽媽的樂觀堅韌,無形中都為小小年級的她樹立了榜樣。
于是她學著榜樣的模樣,也努力去成為一個正義勇敢、樂觀堅強的大人。
如今,她做到了,她沿著爸爸媽媽的足跡成為了一個集優秀品質于一身的大人,也成了無數大人、孩子口口相傳的榜樣。
去年大學畢業后她選擇回到家鄉,今年她正式成為了一名人民警察。
她說這個想法從救人后就縈繞心頭。
她渴望能在基層擔任警察的角色,維護正義,贏得民眾的信任,幫助更多的人們,她說這是她對自己軍人家庭背景的一種延續和奉獻。
來源:微博截圖
今天,當崔譯文成為人民警察的消息火上熱搜后,無數敬佩贊嘆溢滿評論區的同時,也有不少父母發問:
“這真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家的教育到底哪出了問題,孩子咋就是不行?”
“求告知如何培養出崔譯文這樣的孩子!”
了解完崔譯文及其家庭的故事,我們已然知曉這一切其實都有跡可循。
而順著這些痕跡,我們也被其間所隱藏的教育之理重重敲醒: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好像扮演著很多角色,比如孩子的上級、教練、管家、保姆或其他等等。
卻唯獨忘了做孩子的榜樣。
即便經人提醒,我們也一笑了之,覺得并不重要。
殊不知榜樣一角,才是教育孩子的王道。
畢竟,教育無他,榜樣而已。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222
圖片已注明出處,版權類圖片獲得正規授權,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