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你突然聽懂了李宗盛的哪首歌?
其中,一首《晚婚》更是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歌詞中寫道: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這句話仿佛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讓人深有感觸。

來源:李宗盛演唱會
知乎網友說,“好害怕每年的一二月份,家人一聚到一起就免不了被催婚,被逼著去相親。
有人說這首歌,聽不懂,是幸運,聽懂了是經歷。”
在這首歌曲的旋律中,我們仿佛看到了無數年輕人在過年的家庭聚會上,面對親人的催婚和相親安排,內心既無奈又堅定。
有些人聽懂了這首歌,那是因為他們已經經歷了人生中的種種波折,明白了婚姻不是簡單的搭伴過日子,而是需要找到那個真正契合的靈魂伴侶。
來源:圖怪獸
近年來,晚婚越來越成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已經從繁華的北上廣一線城市,蔓延到了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年輕人的晚婚少生還藏在鄉村里。
根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23》,關于“全國城市15歲及以上人口分年齡、性別的婚姻狀況”的數據來看,
2022年,我國城市25-2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56.9%,30至34歲年齡段未婚率達到了20%。其中,城市30歲人群的未婚率超過30%,達到30.7%。
城市35-3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8.3%,其中35歲人群未婚率為10.3%;40-44歲年齡段未婚率為4.5%;45-4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2.6%。
鎮一級人口中,25-2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44.6%,30-34歲年齡段未婚率為14.1%,35-3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5.9%,40-44歲年齡段未婚率為2.9%,45-4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1.9%。
更令人驚訝的是,鄉村25-2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47.4%,20-34歲年齡段未婚率為19.3%,35-3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9.4%,40-44歲年齡段未婚率為5.6%,45-49歲年齡段未婚率為3.9%。值得注意的是,鄉村50歲以上的各個年齡段中,未婚率均超過了2%。
來源: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23》計算梳理
從城市、鎮和鄉村25歲及以上各年齡段人群未婚率看,城市人口在25-29歲年齡段、30-34歲年齡段的未婚率均高于鎮和鄉村,而在5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的未婚率則低于鎮和鄉村。
那么,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晚婚,甚至不結婚?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認為,城市青年由于受教育年限長、就業推遲以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原因,結婚年齡普遍推遲。而在鄉村,適婚年齡段人口性別比失衡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來源:圖怪獸
此外,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昂,年輕人面臨的經濟壓力也很大,這也是導致結婚年齡推遲的一個重要因素。相比之下,鎮一級人口的未婚率明顯低于城市和鄉村,這或許說明在中小城市和鄉鎮地區,人們的婚戀觀念和生活節奏相對更加傳統和穩定。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我們需要慢下來思考:婚姻的本質是什么?是找到那個能與我們攜手走過一生的人,還是僅僅為了順應社會期望而結婚?
晚婚現象的出現,也許正是人們對婚姻態度的轉變和對真正幸福的追求的體現。畢竟,“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什么是真正的契合靈魂?是那種可以一起看電影、吃飯、旅行的伴侶嗎?還是那種可以一起經歷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共同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的伴侶?
或許,真正的契合靈魂不僅僅是這些。
他更是那種可以與你心靈相通,理解你的喜怒哀樂,支持你的夢想和追求的伴侶;
是那種可以在你快樂時陪你笑,在你難過時陪你哭的伴侶;
是那種可以和你一起分享生活的點滴,一起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一起創造美好回憶的伴侶。

來源:圖怪獸
這樣的伴侶,或許不是那么容易找到。但是,如果我們一直堅持尋找,一直努力去理解自己和他人,一直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或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那個與我們靈魂契合的人,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所以,無論你現在是單身還是已婚,只要你用心去尋找,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愛,你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你的身邊。
因為幸福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自己內心的感受。
?
對于“現在年輕人的晚婚現象”,你怎么看?
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259
圖片已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