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南寧一所小學推出教學新規,在網絡引起熱議,對于這樣的新規,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有的人認為,這一機制可以讓學校與孩子實現雙向“減負”,小學正是孩子發展的階段,讓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才是有意義的。
保證良好的睡眠時間,對于他們身體的素質也會提高。
但也有家長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熔斷作業”很難普遍落實,只是將教育壓力從學校推向了家長身上。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實際上,去年就有江蘇的小學發出通知,啟用作業“九點熔斷機制”,即超過晚上9點,采取無條件停止作業的措施,還強調未完成作業的第二天也不用補做。
還有小學則規定,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哪個學科的作業,只要總用時超過60分鐘,就必須停止。
安徽的一所中學則提出,個別學生經努力,到晚上10點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經家長簽字確認后,可以拒絕完成剩余作業,按時就寢。
這種機制實施起來,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比較好的一面就是可以提醒老師留作業不要過量,同時也保證了孩子的睡眠時間。
但也可能會成為一些學生不完成作業的理由,有些學生可能在完成作業時段并不是專心致志,容易走神,磨磨蹭蹭,到了時間點還是沒有完成,長期下去,會縱容他們,因為他們知道反正到了時間,完不成也是沒有懲罰的。
這個機制的實施還是要因人而異。
圖片來源:微博@新浪財經
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站在老師的角度,留作業不能以量取勝,而是更多以考察學生掌握程度為根本,記得我小時候老師留作業經常會留類似錯誤的題寫三遍,或者五遍之類的作業,要么就什么題抄多少遍。
這種次數多其實毫無意義,重點是達到目的記住這個題,不要再錯,如果寫一遍就可以不再錯,那寫更多遍的意義就沒有了,所以老師在留作業的時候也應該盡量規避這種問題。
站在學生角度,更要有自覺去完成作業,以及即使去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而不能說因為有熔斷機制的出現,故意消磨時光。
另外,家長也應該根據孩子情況去給孩子減少壓力,有些孩子可能做學校作業并不會寫到很晚,反而是家長給他們一些課外補習作業讓他們沒有了娛樂的時間,只有從根本的解決問題,才可以讓孩子減負。
也希望在這實行機制的期間,學校,家長,老師多方面的配合,讓孩子們身心健康,對此,你們怎么看?大家說說想法吧。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310
圖片已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