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議收藏!這才是結婚真正的必備清單:婚前必聊的10件事(上)》,希望這個系列能夠為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和參考,如果喜歡就請繼續關注我們吧~
6
要不要和父母一起住?家務如何分工?
——家庭觀念和家務分工
在年輕一代的眼中,個人空間尤為重要。
來源:圖怪獸
所以,我們要深入探討:婚后,你們是否愿意與父母共筑一個屋檐下?是長久的陪伴,還是偶爾的相聚?
而當新生命降臨時,你們又將如何抉擇?是選擇請父母場外援助,還是二人獨立照顧?
不僅是婚后小家庭和父母之間的空間,還有夫妻二人共同生活和個體的空間如何平衡?
你是如何看待個人空間的?期待什么樣的相處模式?社交需求和界限在哪里?
家務是父母幫助,還是請專業的保姆來分擔?又或是,夫妻雙方共同承擔?
當然,丈夫們愿意主動分擔家務,妻子的幸福感也會顯著提高。如果有一份清晰的家務分工,這也會成為我們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
?
7
要不要生孩子?生幾個?
——生育觀的理解融合
來源:圖怪獸
是否有遺傳病?是否互相交換婚檢報告?
是否生育?什么時候生育?期望生幾個孩子?
生育之后孩子誰是主要負責人?是按照老一輩經驗育兒,還是講究科學育兒?
孩子隨誰的姓?
……
這些問題都值得好好討論,建議有想法提前溝通好。
8
你們希望成為怎樣的父母?
——教育觀的交流碰撞
婚后的育兒旅程,常常因教育理念的分歧而波濤洶涌。
設想一下,如果是我們在步入婚姻殿堂,孕育新生命之前,共同探討未來的育兒問題,比如:
你們是否會選擇“雞娃”的教育方式,將孩子塑造成學業上的佼佼者?
還是希望他們能在自由與探索中,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模樣?
在育兒道路上,你們期待扮演怎樣的角色,是引領者、還是支持者?
有哪些父母的行為,是你們不愿在自己身上復制的?
倘若面臨孩子學習成績的坎坷,連高中的門檻都未能跨越,你們又將如何攜手共度難關?
是否能以寬容和理解之心,接納孩子作為一個平凡卻獨特的存在?
來源:圖怪獸
面對這些問題,如果你們茫茫然不知所措,不妨借鑒《津巴多普通心理學》的智慧。書中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四種:
權威型父母,他們如同嚴謹的導師,既強調規則的秩序,又珍視親密的情感交流。他們用實際行動教育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受到溫暖與引導。
專制型父母,則如同嚴酷的指揮官,過分強調孩子的服從與一致性,卻忽略了親情的滋潤。
寬容型父母,他們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與空間,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自己制定規則,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忽視型父母,則如同冷漠的旁觀者,對孩子漠不關心,甚至有時走向忽視與虐待的極端。
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妨分享各自的成長經歷,思考自己內心深處最渴望和最不愿成為的父母形象。
這樣的對話,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認識彼此,更能確保我們攜手步入的,不僅是婚姻的殿堂,更是在理想育兒中,重新養育一次自己,治愈自己內心的小孩。
9
遇到矛盾怎么處理?如何看待吵架?
——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情緒價值的看法
不久前,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為小米SU7首批車主開車門的新聞,一度讓小米汽車營銷“破圈”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情緒價值對于品牌形象的提升作用。
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期發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指出,2024年,消費者除了追求性價比之外,情緒釋放將成為影響年輕一代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
互聯網上越來越多的人提到“情緒價值”這個詞,年輕人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僅更愿意為“情緒”而付費,也更看重伴侶帶來的情緒價值。
當戀愛的甜蜜過后,面對一地雞毛的生活,隨著矛盾增多,如何處理矛盾會,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戀愛期間,觀察對方,了解彼此在面對壓力時的應對方式,以及在處理沖突和矛盾時的方式和期望。
如果對方習慣性發脾氣、冷暴力或者逃避問題,每次都需要你來哄或者讓步,大概率婚后也會如此。
如果遇到矛盾能理性溝通解決,提供情緒價值,則屬于加分項。
來源:評論
正如《看見情緒價值》中說的那樣:
“婚姻關系中,情緒價值抵萬金;接住對方的情緒,才能捧住彼此的心。”
雖然戳心,卻是婚姻中最清醒的現實。
誰都不能改變一個成年人,特別是有賭博、酗酒等不良行為,或控制欲極強、有嚴重暴力行為的,一定要及時止損。
去年,泰國孕婦墜崖案改編的電影《消失的她》熱映,原型王暖暖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她表示,在戀愛期間,丈夫就已經欠下賭債。為了幫助丈夫擺脫困境,她在婚后不斷地幫他還債,提供資源支持他發展事業,期望他會改。
沒想到他非但沒有感激,還為了高額保費,把她推下山崖。
正如王暖暖鼓勵大家的那樣,“要去愛一個本身就很好的人”。
10
你做好離婚的準備了嗎?
——聊聊彼此的婚姻觀
誠然,每對夫妻結婚時都希望白頭偕老,然而關系是流動變化的,如果一段關系真的走到了盡頭,難受委屈傷心過后,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婚前財產該如何安排?需要公證嗎?如果離婚債務和財產怎么分割?
如果感情沒了,是為了維持家庭完整繼續忍耐,還是揮揮手告別過去,體面離婚?
如果有孩子,孩子跟誰?沒有撫養權的一方如何盡到父母的責任?
如何在離婚后盡量給到孩子完整的愛?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
《金剛經》中有一句話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都是隨時生發,而又隨時寂滅,我們不該執著于表面的“相”,而失去內心真正的自由。
就像失戀的朋友可能會問,“失去Ta怎么辦?如何放下?”
但事實上,人是不可能擁有另一個人的,從未擁有又談何失去?從未拿起又談何放下?
我們擁有不了這個具象的個體,但我們擁有的是對愛的真實體會。
婚姻不是公主和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完美童話,柴米油鹽的沖突在所難免,討論離婚反而可以讓我們沖破“結婚=相伴終生”的幻象,更認真、謹慎地經營婚姻,面對自己的心。
來源:圖怪獸
愿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因為愛情而結婚,每一段婚姻都能滋養彼此,讓彼此不再孤單,更有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
原每一份愛情都在時間的沉淀下歷久彌香,每一個“純愛戰神”都能在婚姻的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和滿足。
大家有更關心的問題,或者有哪些事是你結婚后才知道的,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哦~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347
圖片已注明出處,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