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九三大閱兵,讓很多軍迷直呼“變軍盲”!
受閱的“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各種大國重器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中只記住一句:覆蓋全球。
來源:央視新聞
而這場閱兵的精彩之處,并非僅僅是整齊的方隊、先進的裝備,更在于它背后的故事。
01
多了一點的“劉老庒連”戰旗
九三閱兵中,80面抗戰英模部隊榮譽旗幟組成戰旗方隊承載著歷史榮光浩蕩而來,引領裝備方隊受閱。
看見一面面戰旗,就像先輩們真的在跟我們一起看如今的盛世。
但是,細心的網友發現,“劉老庒連”戰旗“庒”字為何多了一點?
來源:新華社
這背后的原因讓人淚目,“庒”不是錯別字,而是保留1943年旗幟上原有字體的異體字。
當年,82名官兵打退1000多名日偽軍5次,無一投降,也無一生還,我們保留原本的戰旗字體,只為讓英雄們能找到自己的部隊。
來源:央視新聞
02
把閱兵盛況講給兒子聽的母親
談到年僅19歲的邊防烈士陳祥榕,你可能覺得陌生,但你一定聽過他生前對祖國的深情告白——“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來源:央視新聞
當年,陳祥榕犧牲后,部隊問姚久穗有什么要求時,英雄的母親說“我沒有要求,我只想知道我兒子在戰斗的時候勇不勇敢?”連長回答“祥榕勇冠三軍!”
后來,部隊給陳祥榕一家送上筆和紙,請他們把要求寫下來,甚至稱“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然而,一夜過去陳祥榕的姐姐陳巧釵代表全家把紙交還打開,是一張干干凈凈只字未寫的白紙。
陳祥榕生前曾兩次提筆給媽媽寫信,每次只寫下“親愛的媽媽”就再也寫不下去,空白的紙上滿含愛意。
如今,陳祥榕的母親來到現場觀禮,替兒子看一看祖國的繁榮昌盛時光流轉,英雄精神永續,把九三閱兵講給祥榕聽。
來源:央視新聞
(姚久穗與“??招l士”王偉遺孀阮國琴合影)
去年10月,“問勇路”在新疆和田揭牌;今年5月,陳祥榕烈士的母校福建寧德屏南縣屏城初級中學加掛“屏南縣祥榕中學”校名。
清澈的愛,薪火相傳。只要我們記得,英雄就不曾遠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
03
揮揮手不留一絲云彩的5萬人
當九三閱兵結束,天安門廣場觀禮臺上5萬余名觀眾“絲滑”離場,而現場干干凈凈,沒留下一片紙屑。
如果說強悍的裝備是“面子”,那么這一場集體性的文明自覺就是“里子”。
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面子和里子,都得有。鐵甲列陣是面子,是硬實力,是給別人看的,而這片一塵不染的廣場,就是里子,是軟實力,是留給自己回味的。
曾經,公共環境的整潔,靠的是電視上的公益廣告,靠的是遍布街頭巷尾的標語,靠的是管理員拿著喇叭催促。
來源:廣而告之公益廣告《請不要隨地丟果皮、雜物》
這一次,沒有標牌提醒“請帶走垃圾”,也沒有工作人員圍著高聲催促,5萬人能在同一個場合保持高度的文明自覺,把垃圾悄悄帶走,這是發自內心的文明意識。
真正的文明,不僅在于聚光燈下展示給世人,更是在沒有人看到的時候,依然選擇做正確的事。
垃圾沒丟進去時,你是會選擇撿起來還是放任?
外出游玩時,你是會選擇找紙巾還是隨地吐痰?
下雨天開車經過水坑時,你是會選擇主動減速還是濺行人一身水?
來源:圖怪獸
在人生中的很多時刻,監督著我們一舉一動的,只有我們自己的良心。無論是再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即使只有自己看見也只做對的,才是真正根植于內心的修養。
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同樣,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它在世界面前的展示,也要看它在無人注意時的自我約束。
當文明成為每個人的內在修養時,一個真正強大的中國就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公益中國,從我心做起。
公益中國網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大公益范疇各類公益事件,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公益網站:http://www.gzjgpet.cn/ E-mail:pubchn@mmia.com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