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昆明大牯牛山在社交平臺刷屏。
此后,前往該地看日出的游客絡繹不絕。
大牯牛山,也從原本的名不見經傳發展為“野生景區”。
來源:百度百科
據了解,大牯牛山海拔4017米,系烏蒙山脈最高峰。
當下晝短夜長,日出時間較早,于是很多游客選擇夜爬。
可誰也沒想到,一場夜爬,竟成了部分游客作惡的開端。
由于夜間氣溫低加之山頂風大,有人為避寒直接就地取材,點起火來。
火堆點燃后,他們不僅忽略火勢,還將現場拍攝下來分享于網絡。
來源:視頻截圖
從他們發布的視頻看,點火的地方不止一處,每間隔一段就有一個火堆。
在風的助燃下,這些火堆火星四散,有時被吹起的火苗就有一人多高。
如此火勢,對黑暗中的大山來說危險系數不言而喻。
加之大牯牛山并不屬于已被開發的正規景區,這也就意味著,一旦發生火情,很難在第一時間進行應急處置,后果不堪設想。
來源:抖音
此外,一位同當天夜爬的戶外領隊稱,在發現他們點火后,曾上前制止,同時提醒他們,點火所燃的樹枝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杜鵑,不要再燒。
被提醒后,有人將火堆熄滅,有人不予理睬,甚至開起了“篝火晚會”。
他們歡呼著、搞怪著,身旁的熊熊大火映照著他們放肆興奮的模樣......一切,好不諷刺!
而戶外領隊所提到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杜鵑,是一種生長緩慢的高山植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
高山放火、拿保護植物當柴火......一系列猖狂舉動看得網友氣不打一處來。
大家通過各種渠道譴這一行為,并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
來源:東川林業
昆明市東川區林業和草原局隨即發出通報,表示已聯合區公安局等部門成立調查組,對生火人員、過火面積及受損植被等相關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通報的發出使得大眾怒氣有所緩和,但大家在網絡的討論并沒有結束。
而逐漸地,在這類帖子的評論區,個別異樣的聲音開始冒出。
有人回懟道:在此之前,沒人說不可以放火燒山,為什么之前不說呢,放火之后才能說,這種做法別太**(不雅詞匯)。
也有人替放火者辯解:太冷了,他們也只是為了取暖。
......可這些說法,能站得住腳嗎?
首先,山林防火是常識也是共識。
無論是從小所受的教育還是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在我們心中山林、森林已然和禁火緊密相連。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林防火關乎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保護山林禁止煙火,是我們本就應有的自覺,也是所有人不可逾越的法律紅線。
如果連這種基本意識都需要外界時時耳提面命,豈不是莫大的悲哀。
更何況在大牯牛山所在的云南,“放火燒山,牢底坐穿”之類的警示隨處可見,且大牯牛山腳下就有明顯的防火禁火標識。
來源:視頻截圖
其次,取暖避寒不是山林點火的“免死金牌”。
在山上為取暖點火是否犯法,雖然取決于具體情況和后果。
但顯然,大牯牛山的那幾堆火不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
一方面,我國法律規定,未經批準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屬于違法行為,而大姑牛山正屬于禁止野外用火的區域。
另一方面,他們所謂的“天太冷,為了取暖才點火”的說法,真實性值得推敲。
來源:視頻截圖
夜間山頂溫度低不假,但作為完全具備自主能力的成年人,不會只穿著夏季服飾夜爬。
可在網傳視頻中,他們中有人只穿著背心。
嘴巴上說著冷,實際卻有衣不穿,靠點火取暖......
此外,還有很多人在歡快地拍段子。
試想,真正受凍的人,真的會又蹦又跳、又喊又叫地拍段子發抖音嗎。
來源:小紅書網友截圖
在“沒人說不能防火”“是為了取暖才點火”等言論的刺激下,多數網友剛緩和些的情緒再次爆發。
而更讓人心痛的是,此次放火事件中,參與者多數為大學生。
為了欣賞大牯牛山浪漫的日出,他們夜爬于此。
深邃的夜空下,他們舞動的紅旗鮮艷明亮,口中高喊的“passion”響徹四方。
本是一幅熱血昂揚的青春圖景,卻不料,反手一把火,開啟了他們的不法狂歡。
他們忘了那些關于山林禁火的諄諄教導,忘了那些人為導致的山火悲劇、忘了那些為撲滅山火而犧牲英雄戰士......只記得自己無價的青春。
來源:趙雨婷
而除了山中放火,他們在欣賞完日出離開時,還留下了一地垃圾。
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被他們丟在山頂,當地年邁的護山村民替他們收拾著殘局......
在這些行徑下,青春無價、年輕要passion的口號,顯得無比荒謬。
青春無價沒錯,但不意味著它可凌駕于自然與法律之上;
追求自由沒錯,但追求自由的同時要明晰自由的邊界;
釋放激情也沒錯,但不能為了激情置公共安全于不顧。
誰都有青春,但誰也不能仗著青春不計后果行事。
來源:微博截圖
11月21日晚,官方公布了此事的調查結果。
結果顯示,此次事故導致約165平方米植物受損,受損植物為金花小檗、粉紫杜鵑,屬一般野生植物。
石某某、李某等12名涉事游客被處以行政處罰,并要求限期進行植被恢復。
來源:東川發布
此次大牯牛山的縱火事件,將部分人防火意識的淡薄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在涉事的12人之外,肯定還有很多和他們一樣藐視自然的狂徒。
那怎樣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全民山林防火意識,筑牢山林安全紅線?
這需要相關部門將山林防火宣傳工作落實到位,除多渠道推送山林防火知識、山林區設置明顯禁火標志、加大護林防火巡查力度等措施外,還有一個更加有力的宣傳方式——以案示警。
對于山林縱火行為,一經發現,相關部門就要亮出強硬態度,對縱火者重拳出擊、嚴懲不貸,讓所有人感受到法律的威嚴。
如此,才能形成強有力的震懾,而這種震懾所起到的作用無疑是山林防火最好的宣傳。
與此同時,我們每個人也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下,深化對山林防火問題的認識,以敬畏之心待法律,以熱愛之心待山林。
公益中國網溫馨提示:
冬季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期,氣候干燥、大風天氣較多,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山火災害,野外活動時務必打起十二分精神,不給火患任何可乘之機。
公益中國,從我心做起。
公益中國網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大公益范疇各類公益事件,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公益網站:http://www.gzjgpet.cn/ E-mail:pubchn@mmia.com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