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拉開了春天的序幕,也開啟了新的希望與征程。
2025年的立春,恰逢農(nóng)歷正月初六,仿佛是大自然與傳統(tǒng)文化的完美邂逅,為新的一年注入了無限生機。
立春,不僅僅是季節(jié)的更替,更是生命力的覺醒。經(jīng)過寒冬的沉淀,萬物在春的召喚下開始復蘇。
正如古人所言:“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來源:圖怪獸
春天的每一片嫩葉、每一朵花蕾,都承載著生命的堅韌與希望。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jié)里,我們仿佛也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激勵著我們?nèi)プ非髩粝耄?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春天。
在立春的時節(jié),我們看到了無數(shù)奮斗者的身影。他們?nèi)缤禾斓氖拐撸眯燎诤秃顾畷鴮懼鴮儆谧约旱墓适隆?/span>
1. 張桂梅:大山里的“燃燈校長”

來源:中國科技網(wǎng)
張桂梅是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她扎根山區(qū)教育40余年,用畢生精力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2000多名貧困女孩走出大山,圓夢大學。她自己身患多種疾病,卻依然堅守崗位,用愛和責任點亮了無數(shù)女孩的人生。她的事跡感動了無數(shù)人,被譽為“大山里的燃燈者”。
2. 黃文秀:扎根基層的“扶貧之花”

來源:新華社
黃文秀是廣西百色市樂業(yè)縣百坭村的第一書記。她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xiāng)投身脫貧攻堅事業(yè)。她走遍百坭村的每一個角落,為村民解決實際困難,推動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2019年,她在返回工作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犧牲,年僅30歲。她的事跡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3. 李靈:鄉(xiāng)村孩子的“守夢人”

來源:大象新聞
李靈是河南周口的一名小學教師。她為了給鄉(xiāng)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自費創(chuàng)辦了“希望小學”。她四處奔波,收集舊書,為孩子們搭建圖書室。她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守護著鄉(xiāng)村孩子的求學夢想。
這般在公益領(lǐng)域的奮斗者還有很多,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與奉獻。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們用點滴的善行,匯聚成了溫暖而強大的力量。
他們的故事也提醒著我們,公益不僅僅是少數(shù)人的事業(yè),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偉大行動,正如公益中國網(wǎng)創(chuàng)始人王生成先生所說的“公益從我心做起”。
這同樣是春天賦予我們的力量——只要心中有夢,腳下有力,就能在人生的路上收獲滿滿的幸福。
立春,也是新的開始。它提醒我們,無論過去經(jīng)歷了多少風雨,春天總會如約而至。

來源:圖怪獸
就像2025年的春天,雖然剛剛經(jīng)歷了寒冬的考驗,但立春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或許會面臨新的挑戰(zhàn),但正如立春的三候所展示的那樣:“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
星光不問趕路人,但春日的暖陽終究會照亮這些滿懷夢想的奮斗者。只要我們心懷希望,勇敢前行,就一定能跨越黑暗,迎接屬于自己的春天。

來源:圖怪獸
善良而平凡的人們也會散發(fā)微光,微光若能照亮微光,才能匯聚更大的能量,照亮更多人群和地方……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立春,是播種希望的季節(jié),也是我們重新出發(fā)的起點。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jié)里,以立春為號角,以奮斗為筆,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愿我們的生活,如立春般充滿希望,如春天般溫暖明媚。
公益中國,從我心做起。
公益中國網(wǎng)長期以來一直關(guān)注大公益范疇各類公益事件,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公益網(wǎng)站:http://www.gzjgpet.cn/ E-mail:pubchn@mmia.com
文章轉(zhuǎn)載自公益中國網(wǎng):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