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
這是雷鋒寫在日記里的文字,半個多世紀后讀來,依然振聾發聵。
來源:共青團中央
雷鋒,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從1963年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就如春風般吹遍華夏大地。
如今62年已去,62年間,雷鋒的故事早已融入民族的記憶,雷鋒的精神也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來源:百度百科
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26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
當我們再次重溫雷鋒的事跡,點點滴滴間恍然發現,雷鋒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身邊的雷鋒,是駕著白馬入江救人的大俠
來源:央視新聞
2月4日,湖北仙桃漢江邊一名男子落水,其女兒也下河施救。
危急關頭,39歲的依立拜騎著一匹大白馬沖入水中施救,在冬泳愛好者劉杭州的協助下,成功將落水男子救上岸,依立拜的朋友蘇邵高則男子女兒拉回岸邊。
這個世界的確沒有“神兵天降”,但就是有這么一群人,愿意為了救你,忘記自己......
身邊的雷鋒,是護航視障女孩回家的使者
來源:央視新聞
2025年春運期間,一視障女孩獨自踏上1200公里的返鄉路。
讓女孩沒想到的是,從踏入高鐵站的那一刻起,自己就被一場溫暖的接力護送包圍著。
“跟我走,我待會兒送你上車”“您慢點,您拉著我”......除了工作人員的熱心照顧,陌生旅客也紛紛伸出援手。
在大家的暖心幫助中,在女孩不停地感謝中,我們不禁濕了眼角。
身邊的雷鋒,是蘊含大大能量的小小少年
來源:百姓關注
2月22日,天津一老人騎三輪車發生側翻,兩名路過的六年級學生看到后迅速停車救援,費了很大力氣才將三輪車抬起,通過詢問得知老人無大礙后徑直離開。
老人女兒得知情況后找到了兩位少年,并將手寫的感謝信及錦旗送到學校表達謝意,感謝的話有很多,但錦旗上那句“少年俠氣勝春風”格外醒目。
身邊的雷鋒,是守護家園的“銅墻鐵壁”
來源:CCTV7
西藏墨脫,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那里雪山高聳,林海蒼茫,道路交通極為不便。
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墨脫戍邊模范營”就駐守在這里。
他們從海拔3600米左右出發巡邏,翻雪山、穿密林、過沼澤、涉冰河……在這條巡邏路上,一代代邊防軍人用青春守護祖國山河、用熱血書寫赤膽忠誠。
......
身邊的雷鋒,有太多太多,他們在普通的日子里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閃閃發光。
也正是這些身邊的雷鋒,用他們的行動證明著雷鋒精神從未遠去,它存于生活的每一處,時刻激勵著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來源:國家記憶
步入三月,全國各地都陸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系列活動。
無論是政府還是相關組織、企業,大家都鉚足了勁宣傳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活雷鋒。
浩瀚追“鋒”路上,廣而告之&公益中國網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員。
廣而告之&公益中國網可以說從誕生之初,就與公益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我們深知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
這些年,廣而告之&公益中國網積極投身公益領域,拍攝制作了大量優質公益廣告、撰寫編輯了諸多實用公益文章,堅持無償為中國公益組織服務,堅持做純粹公益,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來源:廣而告之公益廣告《人與人 多一份真誠 多一份愛》
接下來,廣而告之&公益中國網還將繼續以雷鋒精神為指引,通過持續努力,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我們堅信,當點滴善舉匯聚,便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來源:共青團中央
PS: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里
你是否也有很多暖心事想與大家分享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傳遞溫暖,分享感動~
公益中國,從我心做起。
公益中國網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大公益范疇各類公益事件,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公益網站:http://www.gzjgpet.cn/ E-mail:pubchn@mmia.com
文章轉載自公益中國網:http://www.gzjgpet.cn/special/show.php?itemid=462